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外科研人员揭示物质“从二维到三维”演变规律

爱谁谁
发布: 2025-04-23 21:40:13
原创
329人浏览过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孙建教授团队与海外研究者合作,在石墨烯夹层中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原子排列结构,推翻了氦等简单元素仅有“最密堆积结构”的传统观念,揭示了物质从二维到三维的演变规律。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4月2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线发表。

孙建解释说,若用相同规格的玻璃珠填满玻璃瓶,每一层玻璃珠会形成蜂窝状的正六边形结构,这在数学上被称作“最密堆积结构”。

由于这种结构的空间利用率最高,科学界曾认为,即便在白矮星那样的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下,氦这样的简单元素也只能形成这种结构。

在本次研究中,团队使用了自主研发的AI驱动软件,分析了氦、氖、氩三种稀有气体以及金属铝在石墨烯夹层中的状态,发现了一种不同于“最密堆积结构”的新型晶体结构。“简而言之,每一层的形状不再是正六边形,而是正四边形。”孙建说。

☞☞☞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外科研人员揭示物质“从二维到三维”演变规律

AI Sofiya
AI Sofiya

一款AI驱动的多功能工具

AI Sofiya 109
查看详情 AI Sofiya

图示从左到右,同一层的氦原子用同一种颜色表示。这组示意图展示了,在两层石墨烯(用棕色链球表示)的限制下,氦原子的结构从二维向三维的演变过程,每一层内部从正六边形向正四边形转变的特征。(南京大学提供)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表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石墨烯夹层中的物质逐渐熔化,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传统固态和液态的新状态。“我们之前仅在单层氦原子等二维系统中观察到这种特性,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将这一规律扩展到了多层体系中。”

“新结构、新状态,意味着这些材料可能具有独特的特性,等待科学界进一步探索。”孙建说,此次研究揭示了物质从二维到三维演变过程中物理行为及底层机制,为未来开发前沿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以上就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中外科研人员揭示物质“从二维到三维”演变规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