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linux运维 > 正文

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

絕刀狂花
发布: 2025-07-15 08:22:17
原创
898人浏览过

文件系统在操作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基础能力。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linux内核中,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被视为内核的四大核心模块。文件系统在内核中分为vfs(虚拟文件系统)和实际文件系统(如ext4)。vfs作为一种工厂设计模式的抽象层,向外提供标准的posix语义层;而实际文件系统则实现了特定文件功能的磁盘文件系统。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

文件系统的IO协议栈中,应用程序如果以dio方式读写文件,请求首先经过内核的vfs,然后到达实际文件系统的处理函数,接着请求进入设备映射,最后传递到块设备的IO层。在这里,调度算法和IO优化也会进行处理。块设备IO层处理完毕后,请求直接到达磁盘的驱动层,这一层通过调用IO命令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

在Linux中,设计理念是“一切皆文件”,这种理念在文件系统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内核将目录视为文件来处理。文件的inode中存储的是文件对应的数据块索引和数据,而目录的inode则存储该目录下的文件的inode和文件名称,虽然都是inode,但存储的数据不同。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名称和文件名称存在于vfs层(仅为内存结构展示),这个结构以struct dentry表示,而文件或目录以struct inode表示。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

每个打开的文件在内核进程中以文件描述符存在,每个进程维护一个数组,这个数组的下标就是返回给应用的文件描述符,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对应的是struct filestruct file中保存了struct dentry,而struct dentry中包含文件的inode信息。具体关系如下: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

vfs层提供标准文件操作的函数接口,具体的文件操作函数由实际文件系统提供。针对应用程序访问文件系统,比如执行echo "aaa" > 1.txt命令,cat命令会先根据服务目录查找文件,然后读取1.txt的文件数据,这涉及到部分POSIX函数。整个echo命令在文件系统层面(vfs和实际文件系统)会经历lookup->open->write->close的过程。接下来将重点分析write语义的函数,以内核4.18为例进行分析。

实际文件系统会定义针对文件或目录的相关操作函数,每个inode会有const struct inode_operations *i_op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i_fop,实际文件系统的相关操作函数会在__ext4_iget中为对应的inode进行赋值。以下是针对ext4本地文件系统的示例代码:

文心一言
文心一言

文心一言是百度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通过对话可以生成各种形式的内容。

文心一言 1008
查看详情 文心一言
// 这里是以 ext4本地文件系统为例
const struct inode_operations ext4_dir_inode_operations = {
    // 文件创建函数
    .create = ext4_create,
    // 查找函数
    .lookup = ext4_lookup,
    /****** 省略其他的定义的函数*****/
};
<p>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ext4_file_operations = {
.llseek = ext4_llseek,
// 读函数
.read_iter = ext4_file_read_iter,
// 写函数
.write_iter = ext4_file_write_iter,
.unlocked_ioctl = ext4_ioctl,</p><h1>ifdef CONFIG_COMPAT</h1><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code>.compat_ioctl = ext4_compat_ioctl,
#endif
.mmap = ext4_file_mmap,
.mmap_supported_flags = MAP_SYNC,
// open函数对应实际文件系统的函数
.open = ext4_file_open,
.release = ext4_release_file,
.fsync = ext4_sync_file,
.get_unmapped_area = thp_get_unmapped_area,
.splice_read = generic_file_splice_read,
.splice_write = iter_file_splice_write,
.fallocate = ext4_fallocate,
登录后复制

};

当用户程序发起write的POSIX语义时,请求会进入内核的ksys_write->vfs_write->ext4_file_write_iter来完成这个write操作。整体流程如下: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

以下是ksys_writevfs_write<strong>vfs_write</strong>的示例代码:

// write函数进入内核态的ksys_write
// fd是已经打开的文件描述符,buf是需要写入的数据,count是写入的长度
ssize_t ksys_write(unsigned int fd, const char </strong>user *buf, size_t count) {
// f 代表打开的文件和打开文件的flag
struct fd f = fdget_pos(fd);
ssize_t ret = -EBADF;
// 如果打开的文件为空,则退出
if (f.file) {
// 获取文件读写的位置
loff_t pos = file_pos_read(f.file);
// 进入vfs_write的函数,接着处理文件写操作
ret = vfs_write(f.file, buf, count, &pos);
if (ret >= 0)
file_pos_write(f.file, pos);
fdput_pos(f);
}
return ret;
}</p><p>// vfs_write包装了ext4_file_write_iter 函数
ssize_t vfs_write(struct file <em>file, const char __user </em>buf, size_t count, loff_t *pos) {
ssize_t ret;
// 判断文件是否写入,如果不能则返回错误码
if (!(file->f_mode & FMODE_WRITE))
return -EBADF;
if (!(file->f_mode & FMODE_CAN_WRITE))
return -EINVAL;
if (unlikely(!access_ok(VERIFY_READ, buf, count)))
return -EFAULT;
// 检查文件系统可写区域以及锁检查
ret = rw_verify_area(WRITE, file, pos, count);
if (!ret) {
if (count > MAX_RW_COUNT)
count =  MAX_RW_COUNT;
file_start_write(file);
// 调用ext4_file_write_iter 开始写数据
ret = __vfs_write(file, buf, count, pos);
if (ret > 0) {
fsnotify_modify(file);
add_wchar(current, ret);
}
inc_syscw(current);
file_end_write(file);
}
return ret;
}</p><p>// <strong>vfs_write是包装函数
ssize_t </strong>vfs_write(struct file <em>file, const char __user </em>p, size_t count, loff_t *pos) {
if (file->f_op->write)
return file->f_op->write(file, p, count, pos);
else if (file->f_op->write_iter)
return new_sync_write(file, p, count, pos);
else
return -EINVAL;
}</p><p>// 把用户需要写入的数据封装为struct iovec,然后把这个iovec和fd对应的struct file,传递给时间文件系统的函数,进行文件写入。
static ssize_t new_sync_write(struct file <em>filp, const char __user </em>buf, size_t len, loff_t <em>ppos) {
struct iovec iov = { .iov_base = (void __user </em>)buf, .iov_len = len };
struct kiocb kiocb;
struct iov_iter iter;
ssize_t ret;</p><pre class="brush:php;toolbar:false;"><code>init_sync_kiocb(&kiocb, filp);
kiocb.ki_pos = *ppos;
iov_iter_init(&iter, WRITE, &iov, 1, len);
ret = call_write_iter(filp, &kiocb, &iter);
BUG_ON(ret == -EIOCBQUEUED);
if (ret > 0)
    *ppos = kiocb.ki_pos;
return ret;
登录后复制

}

// call_write_iter是直接调用f_op->write_iter函数,这里对应的是 ext4_file_write_iter,到了这里虚拟文件系统层基本已经结束,进入实际文件系统的调用过程。 static inline ssize_t call_write_iter(struct file file, struct kiocb kio, struct iov_iter *iter) { return file->f_op->write_iter(kio, iter); }

以上就是聊聊文件系统的原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