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linux运维 > 正文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看不見的法師
发布: 2025-07-18 10:54:23
原创
620人浏览过

敲黑板!!!

TCP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在面试中也是经常会被问到的,准备找工作的小伙伴们要牢牢掌握哦。

面试虐我千百遍,我对面试依然如初恋!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相关知识点

第一弹

a.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过程描述;

b.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第二弹

c. TIME_WAIT状态的描述及其作用;

d. TCP通过哪些方式提供可靠性?

第三弹

e. 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机制。

第一弹和第二弹的内容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发布过,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查看: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一弹)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二弹)

01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

在详细讲解之前,我们先明确两个概念:

MMS(Maximum Segment Size):TCP一次传输的最大数据段长度。

RTT(Round-Trip Time):往返时延,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TCP在传输大块数据时,必然需要进行数据分段,每个分段所能携带的最大数据就是1个MSS。假设大块数据为100个MSS,那么发送方的发送方式大致有以下两种:

1、 每次发送1个,收到接收方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

2、 一口气发送100个,然后收到对方的总确认;显然,方式1中,一个RTT只能处理一个包,这样的传输效率太低了。

而方式2看似很美好,实际会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接收方的接收窗口未必能一次性接收这么多数据,另一个是网络的带宽也不一定足够大,容易出现丢包事故。

前一个问题就是标题中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TCP采用的是滑动窗口机制(Sliding window),后一个问题就是标题中的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

发送方的发送窗口或者说网络传输交互就取决于这两个问题的控制,谁控制的更严格,谁就占据了决定性因素,这也是为什么两者总是一起出现一起被讨论。

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控制,例如A通过网络给B发数据,A发送的太快导致B没法接收(B缓冲窗口过小或者处理过慢),这时候的控制就是流量控制,原理是通过滑动窗口的大小改变来实现。其目的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拥塞控制是A与B之间的网络发生堵塞导致传输过慢或者丢包,来不及传输。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至于过载。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02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由滑动窗口协议来实现。

滑动窗口协议既保证了分组无差错、有序接收,也实现了流量控制。主要的方式就是接收方返回的 ACK 中会包含自己的接收窗口的大小,并且利用大小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例子,来说明传输过程中是如何把滑动窗变为0的。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接收方在Ack中记录自己还能接收的数据量大小 Advertisedwindow。

AdvertisedWindow = MaxRcvBuffer – (LastByteRcvd -LastByteRead)

随Ack回复到发送方。

白瓜面试
白瓜面试

白瓜面试 - AI面试助手,辅助笔试面试神器

白瓜面试 40
查看详情 白瓜面试

TCP的发送端缓存结构发送端的缓存按照包的ID一个个排列,分成4个部分:(一)发送并且已经确认的(二)发送了并且尚未确认的(三)没有发送,但是已经确认要发送在等待的(四)没有发送,并且暂时不会发送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区分开是为了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的依据是什么?TCP里接收端会给发送端报告一个窗口大小,叫Advertised Window。发送端需要保证上面第二和第三部分的长度加起来等于Advertised Window。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接收端缓存结构接收端的缓存分成三个部分:(一)接受并且确认过的(二)还没接收,但是马上就能接收的,要等空格填满(三)还没接收,也没法接收的,也就是超过工作量(max buffer)的部分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MaxRcvBuffer:最大缓存的量LastByteRead之后是已经接收了,但是还没被应用层消耗NextByteExpected之后是等待接收的Advertised Window其实就是等待接收未确认部分的大小。其中这部分中有可能是有空挡的,比如7到14有,但6是空的。那NextByteExpected就只能待在这个位置了。

03 拥塞控制

TCP拥塞控制机制主要是要避免两种现象:包重传和包丢失。

网络的带宽是固定的,当发送端发送速度超过带宽后,中间设备处理不完多出来的包就会被丢弃,这就是包丢失。

如果我们在中间设备上加上缓存,处理不过来的包就会被加到缓存队列中,不会丢失,但是会增加时延。如果时延到达一定的程度,就会超时重传,这就是包重传。

拥塞发生前,可避免流量过快增长拖垮网络;拥塞发生时,唯一的选择就是降低流量。主要使用4种算法完成拥塞控制:

慢启动拥塞避免拥塞发生快速恢复算法1、2适用于拥塞发生前,算法3适用于拥塞发生时,算法4适用于拥塞解决后(相当于拥塞发生前)。

另一个我们需要了解的概念:cwnd 是用于拥塞处理的窗口大小,取决于网络状况,由发送方探查网络主动调整。

慢启动算法

慢启动算法(Slow Start)作用在拥塞产生之前:对于刚刚加入网络的连接,要一点一点的提速,不要妄图一步到位。如下:

连接刚建好,初始化cwnd = 1(当然,通常不会初始化为1,太小),表明可以传一个MSS大小的数据。每收到一个ACK,cwnd++,线性增长。每经过一个RTT,cwnd = cwnd * 2,指数增长(主要增长来源)。还有一个ssthresh(slow start threshold),当cwnd >= ssthresh时,就会进入拥塞避免算法(见后)。因此,如果网速很快的话,Ack返回快,RTT短,那么,这个慢启动就一点也不慢。下图说明了这个过程:

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拥塞避免算法前面说过,当cwnd >= ssthresh(通常ssthresh = 65535)时,就会进入拥塞避免算法(Congestion Avoidance):缓慢增长,小心翼翼的找到最优值。如下:

每收到一个Ack,cwnd = cwnd + 1/cwnd,显然,cwnd > 1时无增长。每经过一个RTT,cwnd++,线性增长(主要增长来源)。慢启动算法主要呈指数增长,粗犷型,速度快(“慢”是相对于一步到位而言的);而拥塞避免算法主要呈线性增长,精细型,速度慢,但更容易在不导致拥塞的情况下,找到网络环境的cwnd最优值。

拥塞发生时的算法慢启动与拥塞避免算法作用在拥塞发生前,采取不同的策略增大cwnd;如果已经发生拥塞,则需要采取策略减小cwnd。那么,TCP如何判断当前网络拥塞了呢?很简单,如果发送方发现有Seq发送失败(表现为“丢包”),就认为网络拥塞了。

丢包后,有两种重传方式,对应不同的网络情况,也就对应着两种拥塞发生时的控制算法:

超时重传。TCP认为这种情况太糟糕,调整力度比较大:ssthresh = cwnd /2cwnd = 1,重新进入慢启动过程(网络糟糕,要慢慢调整)快速重传。TCP认为这种情况通常比RTO超时好一些,主流实现TCP Reno的调整力度更柔和(TCP Tahoe的实现和RTO超时一样暴躁):ssthresh = cwnd /2cwnd = cwnd /2,进入快速恢复算法(网络没那么糟,可以快速调整,见下)可以看到,不管是哪种重传方式,ssthresh都会变成cwnd的一半,仍然是指数回退,待拥塞消失后再逐渐增长回到新的最优值,总体上在最优值(动态)附近震荡。

回退后,根据不同的网络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恢复算法。

快速恢复接着上一段拥塞发生的第二种情况,快速恢复算法的逻辑如下:

cwnd = sshthresh + 3 * MSS (3的意思是确认收到3个重复的 ACKs)重传Duplicated ACKs指定的数据包如果再收到 duplicated Acks,那么cwnd = cwnd +1如果收到了新的Ack,那么,cwnd = sshthresh ,然后就进入了拥塞避免的算法了。其他的恢复算法有FACK,TCP Vegas等。存在问题拥塞控制用以上的方法控制窗口的大小有两个问题:1)丢包不代表通道满了,也有可能是网络本来就有问题,所以这个时候收缩时不对的2)等到发生丢包再收缩,其实已经晚了,应该在刚好用满时就不再加了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又出现了TCP BBR拥塞算法。

更多的算法,可以从Wikipedia的 TCP Congestion Avoidance Algorithm 词条中找。

本文参考书籍主要为:

《TCP/IP 详解 卷一:协议》

https://www.php.cn/link/fc3f0b553fd61e0a6b93792b735859f2

https://www.php.cn/link/c532c8500b58418bbf14edd4e346eb43

https://www.php.cn/link/4abd325e59c9705044764303dc5845b0

最后,小媛想说,如果你有哪方面的内容想要了解,可以在后台回复哦,我们会第一时间帮你解答或者直接发文!

作者:西瓜媛

编辑:西瓜媛

本文来自程序媛驿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以上就是面试必考 | TCP 协议(第三弹)—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