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arraylist是基于动态数组实现的集合,支持灵活的增删查改操作。1. 添加元素时,使用add()方法可在末尾或指定索引插入,addall()可批量添加;2. 查询通过get()按索引获取元素,size()获取大小,contains()判断是否包含某元素,isempty()判断是否为空;3. 修改使用set()替换指定位置元素,返回旧值;4. 删除可通过remove(index)按索引或remove(object)按对象删除,clear()清空列表。arraylist相比传统数组更灵活,自动扩容机制使其适用于数据量不确定的场景,但频繁扩容可能影响性能。并发环境下,arraylist非线程安全,可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或copyonwritearraylist等替代方案。

Java中的ArrayList,说白了,就是个动态数组。它能让你在编程时,不用像传统数组那样,一开始就得把大小定死。你可以随时往里面加元素,删元素,改元素,甚至查元素,它自己会根据需要自动扩容或缩小。在我看来,这玩意儿是Java集合框架里最常用,也最基础的一个工具,几乎所有需要列表数据结构的地方,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理解它的增删查改,基本上就掌握了Java日常开发中数据操作的一大半。

使用ArrayList进行增删查改操作,其实非常直观,API设计得相当人性化。
1. 初始化与添加元素(Add)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创建一个ArrayList很简单,你需要指定它存放的元素类型,这得益于Java的泛型。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 通常我们用接口类型声明变量
public class Array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存放字符串的ArrayList
List<String> names = new ArrayList<>();
// 添加元素到列表末尾
names.add("张三");
names.add("李四");
names.add("王五");
System.out.println("添加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李四, 王五]
//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索引从0开始)
// 注意:如果索引超出当前列表大小,会抛出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names.add(1, "赵六");
System.out.println("插入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赵六, 李四, 王五]
// 也可以一次性添加另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
List<String> moreNames = new ArrayList<>();
moreNames.add("钱七");
moreNames.add("孙八");
names.addAll(moreNames);
System.out.println("批量添加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赵六, 李四, 王五, 钱七, 孙八]
}
}这里要注意,add(index, element) 这个方法,如果你给的 index 大于 size(),或者小于0,那就会直接抛出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这不像数组,你不能直接跳过中间的索引去赋值。

2. 访问/查询元素(Get/Query)
获取ArrayList中的元素,主要是通过索引来完成。
public class Array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names = new ArrayList<>();
names.add("张三");
names.add("李四");
names.add("王五");
// 获取指定索引的元素
String firstPerson = names.get(0);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人是: " + firstPerson); // 输出: 第一个人是: 张三
// 获取列表的大小(元素数量)
int size = names.size();
System.out.println("列表大小: " + size); // 输出: 列表大小: 3
// 判断列表是否为空
boolean isEmpty = names.isEmpty();
System.out.println("列表是否为空: " + isEmpty); // 输出: 列表是否为空: false
// 判断列表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boolean containsLiSi = names.contains("李四");
System.out.println("是否包含李四: " + containsLiSi); // 输出: 是否包含李四: true
// 遍历列表
System.out.println("遍历列表:");
for (String name : names) {
System.out.println("- " + name);
}
// 或者使用传统的for循环
// for (int i = 0; i < names.size(); i++) {
// System.out.println("- " + names.get(i));
// }
}
}get(index) 同样需要注意索引的边界,超出范围也会抛出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3. 修改元素(Set/Update)
如果你想替换ArrayList中某个位置的元素,而不是插入或删除,set() 方法就派上用场了。
public class Array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names = new ArrayList<>();
names.add("张三");
names.add("李四");
names.add("王五");
System.out.println("原始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李四, 王五]
// 修改索引1的元素,将"李四"改为"小明"
// set方法会返回被替换掉的旧元素
String oldName = names.set(1, "小明");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小明, 王五]
System.out.println("被替换掉的是: " + oldName); // 输出: 被替换掉的是: 李四
}
}set(index, element) 同样需要确保 index 在合法范围内 [0, size()-1],否则会抛出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 删除元素(Remove)
删除操作有两种主要方式:按索引删除和按对象删除。
public class Array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String> names = new ArrayList<>();
names.add("张三");
names.add("李四");
names.add("王五");
names.add("李四"); // 再次添加李四,看看按对象删除的效果
System.out.println("原始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李四, 王五, 李四]
// 按索引删除元素
// 删除索引为2的元素(王五)
String removedByIndex = names.remove(2);
System.out.println("按索引删除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李四, 李四]
System.out.println("按索引删除的是: " + removedByIndex); // 输出: 按索引删除的是: 王五
// 按对象删除元素
// 注意:如果列表中有多个相同的对象,只会删除第一个匹配到的
boolean removedByObject = names.remove("李四");
System.out.println("按对象删除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张三, 李四]
System.out.println("是否成功按对象删除: " + removedByObject); // 输出: 是否成功按对象删除: true
// 清空所有元素
names.clear();
System.out.println("清空后的列表: " + names); // 输出: []
System.out.println("清空后列表是否为空: " + names.isEmpty()); // 输出: 清空后列表是否为空: true
}
}remove(index) 也会检查索引合法性。而 remove(Object) 则依赖于对象自身的 equals() 方法来判断是否匹配。如果列表包含 null,你也可以 remove(null) 来删除第一个 null。
很多初学者可能会纠结,既然Java有传统的数组(String[],int[]),那为什么还需要ArrayList这种东西呢?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选择时最核心的考量,就在于“灵活性”和“性能”。
传统数组一旦创建,大小就是固定的,比如你 new String[10],那它就只能装10个字符串,不多不少。如果你想加第11个,或者删掉一个让数组变小,那就麻烦了,你得新建一个更大或更小的数组,然后把旧数组里的元素一个一个地复制过去。这在数据量不确定或者需要频繁变动的情况下,简直是噩梦。
而ArrayList呢,它骨子里也是基于数组实现的,但它把数组的扩容、缩容这些繁琐的事情都封装起来了。当你的ArrayList快满了,它会自动帮你创建一个更大的内部数组,然后把旧数据复制过去。这就像一个自带“弹性”的容器,你不用操心它的容量问题。
所以,何时选择?
我们说ArrayList是“动态数组”,那这个“动态”到底是怎么实现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巧妙的扩容机制,理解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优化代码,避免一些潜在的性能陷阱。
ArrayList内部维护着一个普通的Java数组(Object[] elementData),这就是它真正存储元素的地方。当你初始化一个ArrayList但没有指定容量时,它通常会有一个默认的初始容量(比如JDK 8中是10)。
当你在不断地往ArrayList里 add() 元素,直到内部数组装不下的时候,ArrayList就会触发一次“扩容”操作。这个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这个新容量还是不够,就直接取你需要的最小容量。Object[] 数组。System.arraycopy() 方法,将旧数组中的所有元素高效地复制到新数组中。elementData 引用指向这个新的大数组,旧的数组就等待垃圾回收了。这个扩容过程对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据复制”上。System.arraycopy() 是一个native方法,效率很高,但毕竟涉及到内存的搬迁。如果你的ArrayList频繁地触发扩容,比如你每次只添加一个元素,然后就满了,又扩容,又满了……那么每次扩容都会带来一次O(N)的时间复杂度开销(N是当前元素数量)。这会让一系列看似O(1)的 add() 操作,在某些时刻突然变成O(N),导致性能出现“尖峰”。
如何优化? 如果你预估ArrayList将要存储大量元素,或者大致知道元素的最大数量,可以在创建ArrayList时就指定一个合适的初始容量:
// 预估将有1000个元素 List<String> largeList = new ArrayList<>(1000);
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扩容的次数,从而避免多次数据复制的开销,提升整体性能。当然,如果你预估的容量过大,而实际只用了很少一部分,那也会造成内存的浪费。所以,这是一个权衡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场景来把握。
另一个方法是,当你知道不会再添加元素,但当前容量远大于实际元素数量时,可以调用 trimToSize() 方法来裁剪内部数组,使其容量与当前元素数量一致,从而释放多余的内存空间。但这通常在列表生命周期即将结束,或者内存特别吃紧时才考虑。
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ArrayList,是个需要特别小心的地方。简单来说,ArrayList本身不是线程安全的。这意味着,如果你有多个线程同时对同一个ArrayList进行修改(比如一个线程在添加,另一个线程在删除),或者一个线程在修改而另一个线程在遍历,很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丢失数据,甚至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这样的运行时异常。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ArrayList的内部操作,比如 add()、remove() 等,都没有进行同步控制。当一个线程正在执行扩容,而另一个线程同时尝试访问或修改,就可能读到不完整的数据,或者破坏了内部数组的结构。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尤其常见于迭代时修改,因为迭代器通常会检查列表的“修改次数”,一旦发现不一致就会报错。
那么,在并发场景下,我们该如何安全地使用类似ArrayList的功能呢?
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 包装:
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它会返回一个线程安全的List。
List<String> safe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ArrayList<>());
这个方法给ArrayList的所有公共方法都加上了 synchronized 关键字。但需要注意的是,迭代器仍然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你在迭代 safeList 的同时,有其他线程修改了它,依然可能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所以,在迭代时,通常需要手动加锁:
synchronized (safeList) {
for (String item : safeList) {
System.out.println(item);
}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同步粒度较大,所有操作都串行化,在高并发下性能可能会受影响。
使用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下的并发集合:CopyOnWriteArrayList
这是Java并发包提供的一个专门为并发场景设计的ArrayList替代品。它的特点是:
CopyOnWriteArrayList 会创建一个底层数组的副本,在新副本上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再把引用指向新副本。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pyOnWriteArrayList;
CopyOnWriteArrayList<String> cowList = new CopyOnWriteArrayList<>();
cowList.add("A");
cowList.add("B");
// 在多线程环境下,读操作很安全,写操作会有副本开销使用 Vector(不推荐):Vector 是ArrayList的“老前辈”,它从一开始就是线程安全的,所有方法都用 synchronized 修饰。但由于其同步粒度大,性能通常不如ArrayList,而且在现代Java开发中,有了更灵活、性能更好的并发工具,Vector 已经很少使用了。
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是读多写少,还是写多读少?对实时性要求如何?通常来说,如果只是简单的线程安全需求,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 可以应付;如果读操作非常频繁,CopyOnWriteArrayList 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更复杂的并发场景,则可能需要更细粒度的锁控制或者其他并发集合(如 ConcurrentHashMap 等)。
以上就是如何在Java中使用ArrayList Java ArrayList增删查改操作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