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python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列表(或数组)数据。一个常见的需求是检查一个较短的序列(子序列)是否包含在一个较长的列表(主列表)中。然而,仅仅判断子序列是否存在往往不足够,我们可能还需要知道它在主列表中总共出现了多少次。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主列表 ['A','V','V','V','V','V','E','A','V','V'] 和一个目标子序列 ['A','V','V'],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是 2,因为 ['A','V','V'] 在主列表中连续出现了两次。
直接使用如 any(target_sequence == main_list[i:i + n] for i in range(len(main_list) - n + 1)) 这样的方法,虽然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但它会在找到第一个匹配项时立即停止并返回 True,无法统计所有出现次数。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精确的计数策略。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思想是采用“滑动窗口”的方法。我们定义一个与目标子序列长度相同的“窗口”,让这个窗口在主列表上从头到尾滑动。在每一步滑动中,我们截取窗口当前覆盖的子列表,并将其与目标子序列进行比较。如果两者完全匹配,我们就增加一个计数器。
具体步骤如下: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以下是根据上述逻辑实现的Python代码示例:
# 定义主列表和目标子序列
main_list = ['A','V','V','V','V','V','E','A','V','V']
target_sequence = ['A','V','V']
# 获取目标子序列的长度
n = len(target_sequence)
# 初始化计数器
count = 0
# 遍历主列表,使用滑动窗口进行比较
for i in range(len(main_list) - n + 1):
# 切取当前窗口内的子列表
current_slice = main_list[i : i + n]
# 比较切片与目标子序列
if current_slice == target_sequence:
count += 1 # 如果匹配,计数器加1
# 输出结果
print(f"子序列 {target_sequence} 在主列表 {main_list} 中出现了 {count} 次。")
输出:
子序列 ['A', 'V', 'V'] 在主列表 ['A', 'V', 'V', 'V', 'V', 'V', 'E', 'A', 'V', 'V'] 中出现了 2 次。
让我们逐步分析上述代码在示例数据上的执行过程:
循环 for i in range(len(main_list) - n + 1),即 for i in range(10 - 3 + 1),也就是 for i in range(8),i 将从 0 遍历到 7。
i = 0:
bee餐饮点餐外卖小程序是针对餐饮行业推出的一套完整的餐饮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在线点餐下单、外卖、叫号排队、支付、配送等功能,完美的使餐饮行业更高效便捷!功能演示:1、桌号管理登录后台,左侧菜单 “桌号管理”,添加并管理你的桌号信息,添加以后在列表你将可以看到 ID 和 密钥,这两个数据用来生成桌子的二维码2、生成桌子二维码例如上面的ID为 308,密钥为 d3PiIY,那么现在去左侧菜单微信设置
1
i = 1:
i = 2:
i = 3:
i = 4:
i = 5:
i = 6:
i = 7:
循环结束,最终 count 的值为 2,这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
通过采用滑动窗口和列表切片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在Python列表中查找并统计特定子序列的出现次数。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并且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而言,提供了足够的性能。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执行流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类似的序列处理问题。
以上就是Python教程:高效统计列表中子序列的出现次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