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虽然名为“秋”,但暑热往往尚未完全消退,甚至会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顺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自然规律,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安然度过整个秋季打下基础。

1、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当与之相应。建议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能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有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2、随着早晚温差逐渐增大,需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清晨和夜晚,凉意渐显,不可再像盛夏时那样贪凉。颈部、背部和腹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避免寒气入侵,引发身体不适。
3、运动方面应有所调整。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导致阳气外泄。可以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此时天气较为凉爽,体感舒适。

1、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与人体脏腑中的“肺”相通。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是“燥”,燥邪最易伤肺。因此,饮食上应以滋阴润燥、益肺生津为核心原则。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例如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身体补充水分,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舌燥、皮肤干涩等问题。
2、传统养生理论提倡“少辛增酸”。意思是说,要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味食物,因为辛味发散,会耗伤肺气。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酸味食物的摄入,如乌梅、山楂、柠檬等。酸味有收敛的功效,有助于肺气的收敛,与秋季的养生之道相符。
3、民间有“贴秋膘”的习俗,意在弥补夏季因食欲不振而造成的身体亏虚。进入秋季,人们的食欲通常会变好。此时可以适当补充营养,但要避免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可以选择一些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蛋类、豆制品等,以温和的方式为身体储备能量。
1、秋季草木开始凋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容易引人伤感,产生“悲秋”的情绪。中医认为,过度的悲伤情绪会损伤肺气。因此,在精神调养上,要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
2、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心情。多与朋友家人交流,排解心中的郁闷。或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练习书法、阅读书籍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分散注意力,使心神安宁。
3、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多到户外走走,登高望远。欣赏秋日的美景,感受天高云淡的开阔,有助于舒展心胸,扫除忧郁的情绪,使精神面貌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1、忌食生冷瓜果。虽然“秋老虎”威力尚存,但脾胃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功能相对较弱。此时继续大量食用西瓜、冰饮等寒凉之物,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2、忌讳过度进补。立秋时节,不宜马上进行大规模的滋补。由于夏季肠 胃功能减弱,如果立刻摄入大量油腻、滋补的食物,会加重肠 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进补应循序渐进,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
3、忌讳情绪过激。秋主收敛,情志方面也应保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态的平和,有助于人体气机的平稳运行,适应秋季的自然变化。
以上就是立秋要注意什么 立秋宜做什么忌什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