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腾讯论坛上,腾讯研究院携手腾讯优图实验室正式推出《“共生伙伴”: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AI技术正从“推理”迈向“行动”的演进路径,聚焦基础模型发展、智能体崛起以及AI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三大方向,展现人工智能由“工具”向“共生伙伴”转变的清晰轨迹,描绘出人机协同共创未来的全新图景。
腾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徐思彦在发布现场表示:“2025年是AI从推理智能转向行动智能的关键节点。AI不再仅仅是被动调用的工具,而是逐步成长为人类的生产力协同者与决策共同体。这一转变将深刻影响社会结构与协作方式。”

腾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徐思彦
模型跃迁:强化学习驱动自进化,原生多模态融合成主流
报告显示,AI基础模型正在经历深度变革,其核心竞争力正从依赖“数据量+参数规模”转向“自我优化能力+多模态原生融合”。
强化学习已成为大模型后训练的重要手段,推动AI从“文本生成器”升级为“任务执行引擎”,实现自主调用工具、完成复杂流程的能力。尤其在金融、政务等对数据安全要求高且样本有限的领域,强化学习有望打破瓶颈,加速专业模型的实际部署。
与此同时,原生多模态能力的提升正引发AI感知与交互方式的革命。通过构建统一的跨模态表征空间,并采用端到端学习架构,新一代多模态模型实现了感知、理解与生成的高度协同。“所见即所得”的闭环体验,将成为下一轮AI应用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在音频智能方面,语音合成已摆脱机械式表达,进入具备情绪识别与拟人化输出的新阶段;音乐生成也从实验性功能发展为高度可控的创作平台。声音AI正从辅助角色,转变为拥有情感表达能力的“智能共创者”。
Agent生态:AI迈向“共生伙伴”新角色
报告指出,AIAgent已成为AI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从2023年的初步探索,到当前的大规模落地,智能体技术已进入生产级应用阶段,形成“任务编排型”与“端到端模型驱动型”并行发展的生态格局。
在企业场景中,智能体正深度融入政务、金融、制造、医疗等业务流程,承担分析、执行与优化等职责,从“辅助工具”进化为“数字员工”,与人类员工形成互补协作关系。
在个人层面,AI正演化为LifeOS——一个具备长期记忆、环境感知和多角色协同能力的“终身智能系统”。它不仅能陪伴用户,更能参与复杂决策,提供真正个性化的全周期生活支持。正如腾讯研究院徐思彦所言:“从碎片化对话,到‘理解你是谁’,未来的AI不再是简单的问答机器,而是一位懂得过去、陪伴当下、共谋未来的‘共生伙伴’。”
在虚拟空间中,游戏中的智能体正从静态NPC进化为具有情感反馈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共创角色”,不仅重塑虚拟互动体验,还可作为社会行为模拟的实验平台。
从比特到原子:AI加速融入物理世界
报告强调,AI的能力正迅速从数字空间延伸至现实世界,迎来“从虚拟到实体”的关键跃迁。空间智能的发展使AI初步具备理解和处理三维环境的能力,能够像预测下一个词元(Token)一样预测下一个体素(Voxel),从而实现对三维空间的感知、理解乃至操控,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扩展现实(XR)等前沿场景。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具身智能”正迎来类似GPT-2阶段的突破性进展。以VLA(视觉-语言-动作)为代表的多模态大模型,赋予机器人从感知到行动的完整智能链条。AI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演示,而是在真实环境中具备自主学习与适应能力,开始迈入商业化量产阶段。
徐思彦指出,具身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机器人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终端”。在工业、物流、服务等领域加速渗透的过程中,具身智能正逐步接管重复性、高风险、低技能的工作任务。
报告总结指出,AI正从“通用工具”向“专属助手”演进,成为每个人的数字搭档、每家企业的智能劳动力、每个行业的增长引擎。随着AI从“能用”走向“好用”,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更在于重构组织形态、优化社会协作、拓展人类认知边界,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
以上就是腾讯发布《2025人工智能十大趋势报告》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