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linux运维 > 正文

如何在Linux中追踪文件 Linux lsof实用案例

P粉602998670
发布: 2025-08-29 11:19:01
原创
875人浏览过
lsof能追踪Linux中被进程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描述符揭示进程与文件的动态关系,可用于查找被删除但仍在占用空间的文件(显示为(deleted))、诊断端口占用(lsof -i :端口)及网络连接问题,是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的高效工具。

如何在linux中追踪文件 linux lsof实用案例

在Linux系统中追踪文件,

lsof
登录后复制
(list open files)命令无疑是我的首选工具。它能列出当前系统打开的所有文件,包括普通文件、目录、网络套接字、管道、设备文件等,并且能显示哪个进程打开了它们。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命令,更是一个深入理解系统运行状态的窗口。

解决方案

要追踪Linux中的文件,

lsof
登录后复制
是你的瑞士军刀。它的基本用法很简单,直接在终端输入
lsof
登录后复制
,它会吐出当前系统所有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列表,那信息量是相当巨大的,一眼看过去可能有点懵。所以,我们通常会结合各种参数来过滤和聚焦。

比如,如果你想知道某个特定文件被哪个进程打开了,可以这样:

lsof /path/to/your/file
登录后复制

这会列出所有打开

/path/to/your/file
登录后复制
的进程。如果你想看某个特定进程(比如PID为12345的进程)打开了哪些文件,你可以用:

lsof -p 12345
登录后复制

这只是冰山一角,

lsof
登录后复制
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从多个维度去剖析文件活动,无论是查找僵尸文件、诊断网络连接,还是排查端口占用,它都能提供清晰的线索。

lsof是如何揭示系统文件活动的?

说实话,刚接触

lsof
登录后复制
的时候,我只觉得它是个能列出文件列表的命令,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强大。它不仅仅是“列出文件”,它是在“揭示”文件和进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在我看来,
lsof
登录后复制
的核心在于它能够访问内核中关于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的信息。每个进程在打开一个文件时,都会获得一个文件描述符,这是一个指向内核中文件对象的指针。
lsof
登录后复制
就是通过读取这些文件描述符信息,来告诉我们哪个进程(PID)、哪个用户(USER)、使用了哪个文件描述符(FD),以及文件类型(TYPE)、设备号(DEVICE)、大小(SIZE/OFF)和节点号(NODE),最终指向具体的文件名(NAME)。

它能够揭示的活动包括:

  • 谁打开了什么文件? 这是最直接的,比如你想知道你的日志文件是不是被某个不该碰的进程读写了。
  • 文件被以什么模式打开? 比如
    r
    登录后复制
    表示读,
    w
    登录后复制
    表示写,
    u
    登录后复制
    表示读写。这对于排查文件权限问题很有帮助。
  • 哪些文件是网络连接?
    lsof -i
    登录后复制
    就能列出所有网络连接,包括TCP、UDP,以及它们对应的进程和端口。
  • 哪些文件已经“不存在”了,但还在被使用?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
    lsof
    登录后复制
    的经典应用之一。

它就像一个系统级的X光机,能穿透表象,让我们看到文件在系统内部的真实状态和生命周期。这种能力,对于系统管理员和开发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如何用lsof查找被删除但仍在使用的文件?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

lsof
登录后复制
使用场景,也是我个人在排查磁盘空间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技巧。有时候你会发现,你删除了一个大文件,比如一个巨大的日志文件,但
df -h
登录后复制
命令显示磁盘空间并没有立即释放。这通常是因为有进程仍然持有这个被删除文件的文件描述符。在Linux中,文件只有在所有对其的引用(包括文件描述符和硬链接)都被移除后,其占用的磁盘空间才会被真正释放。

lsof
登录后复制
可以非常优雅地找出这些“幽灵文件”。你只需要运行:

lsof | grep deleted
登录后复制

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输出: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OFF   NODE NAME
(deleted) 12345   user    6u   REG  253,0 12345678  98765 /var/log/some_large_log_file (deleted)
登录后复制

这里的关键是

(deleted)
登录后复制
标记。它明确告诉你,这个文件已经被从文件系统中删除了,但PID为12345的进程仍然通过文件描述符6(
6u
登录后复制
中的
u
登录后复制
表示读写)持有它的引用。只要这个进程不关闭文件描述符或者不退出,文件占用的空间就不会被释放。

Symanto Text Insights
Symanto Text Insights

基于心理语言学分析的数据分析和用户洞察

Symanto Text Insights 84
查看详情 Symanto Text Insights

解决办法通常是:

  1. 重启持有文件的进程: 如果允许,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 强制关闭文件描述符(谨慎操作): 虽然有一些工具如
    fuser
    登录后复制
    或通过
    /proc
    登录后复制
    文件系统可以尝试关闭文件描述符,但这通常不推荐,因为它可能会导致进程崩溃或数据损坏。
  3. 等待进程自行关闭: 如果进程设计良好,它最终会关闭文件描述符。

理解这个机制,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磁盘空间焦虑,也能更深入地理解Linux文件管理的底层逻辑。

lsof在诊断网络连接和端口冲突时的妙用

网络问题,尤其是在服务器上,总是让人头疼。端口被占用、服务无法启动、连接异常……这些问题,

lsof
登录后复制
都能提供关键的诊断信息。它通过
-i
登录后复制
参数,将关注点从普通文件转向了网络文件描述符,也就是各种网络套接字。

最常见的用法是查找哪个进程占用了某个端口:

lsof -i :8080
登录后复制

这会列出所有监听或连接到8080端口的进程。输出会显示进程ID、用户、网络协议(TCP/UDP)、本地地址、远程地址和状态(LISTEN、ESTABLISHED等)。这对于排查“Address already in use”错误简直是神来之笔。

如果你想看所有TCP连接:

lsof -i TCP
登录后复制

或者所有UDP连接:

lsof -i UDP
登录后复制

更进一步,你可以结合IP地址来过滤:

lsof -i @192.168.1.100
登录后复制

这会显示所有与192.168.1.100这个IP地址有交互的进程。

我个人在排查服务启动失败时,

lsof -i :<PORT>
登录后复制
几乎是我的第一反应。它能迅速告诉我,是哪个“捣蛋鬼”提前占用了我需要的端口,然后我就可以决定是杀掉那个进程,还是修改我的服务配置。这种直接、高效的诊断能力,让我对
lsof
登录后复制
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列出信息,它是在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

以上就是如何在Linux中追踪文件 Linux lsof实用案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