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语言在处理标识符(变量、函数、方法、类型等)的可见性时,采用了一种与c语言更为相似的机制,即“导出(exported)”与“非导出(unexported)”。这与许多面向对象语言中常见的“公共(public)”和“私有(private)”概念有所不同。在go中,一个标识符如果首字母大写,则表示它是导出的,可以在包外部被访问;如果首字母小写,则表示它是非导出的,只能在当前包内部使用。这种机制的核心在于“包”的边界。
对于一个不作为库、不期望被其他Go程序导入的独立应用程序(例如一个命令行工具),其核心逻辑通常包含在一个main包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包不会被其他任何外部包导入,因此将包内的所有标识符都设为非导出(即首字母小写)通常是更符合Go语言习惯的做法。
理由如下:
尽管上述建议倾向于将单一包应用的所有标识符设为非导出,但在实际开发中,当应用程序的规模逐渐增大时,为了更好地管理代码、实现关注点分离,将一个大型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内部子包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这些子包仍然属于主应用程序项目的一部分,其目的并非作为独立的库对外发布,而是为了在项目内部进行模块化。
示例项目结构: 考虑以下项目结构,其中projectname是主应用程序包,而subcomponent1和subcomponent2是其内部的子包:
projectgopath/src/projectname
projectname/subcomponent1
projectname/subcomponent2在这种结构下: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这种结构的好处包括:
对于Go语言的独立应用程序开发:
通过采纳“导出”与“非导出”的思维模式,并灵活运用子包结构,开发者可以构建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且符合Go语言惯例的独立应用程序。
以上就是Go语言中标识符的导出与非导出机制:构建独立应用的最佳实践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