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维 > CentOS > 正文

CentOS怎么查看内存多少_CentOS内存使用情况查看命令教程

看不見的法師
发布: 2025-09-02 11:11:01
原创
553人浏览过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free -h命令查看内存使用情况。该命令以人类可读格式显示总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共享内存、缓冲区/缓存及可用内存,其中available值最关键,反映系统可立即分配给应用的内存。结合top命令可实时监控各进程内存占用,便于定位高消耗进程;cat /proc/meminfo则提供更详细的内核级内存信息。需注意buff/cache为可回收内存,不代表实际占用,判断内存压力应以available为准。若Swap频繁使用,可能影响性能,可通过调整vm.swappiness参数优化Swap倾向,并根据实际负载考虑增加物理内存或Swap空间。排查高内存占用时,应先用top或ps定位异常进程,再结合应用配置优化或重启服务解决。

centos怎么查看内存多少_centos内存使用情况查看命令教程

在CentOS系统中,要快速查看内存使用情况,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

free -h
登录后复制
命令。这个命令会以人类可读的格式(如GB、MB)显示总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共享内存、缓冲区/缓存以及可用内存的概览。对于更深入的分析,
top
登录后复制
命令可以实时监控进程的内存占用,而
cat /proc/meminfo
登录后复制
则能提供最详细的内核级内存信息。

解决方案

了解CentOS的内存使用,我们需要掌握几个核心命令。它们各自有侧重,组合使用能让你对系统内存状况了如指掌。

1.

free
登录后复制
命令:快速概览内存状态

这是我个人最常用,也是最推荐的快速查看内存的命令。加上

-h
登录后复制
参数,输出会更易读。

free -h
登录后复制

输出示例通常是这样的: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5Gi       5.2Gi       1.1Gi       198Mi       8.6Gi       9.4Gi
Swap:         7.9Gi       4.0Mi       7.9Gi
登录后复制
  • total: 系统总的物理内存大小。
  • used: 实际被应用程序和系统进程使用的内存。
  • free: 完全未被使用的内存。
  • shared: 被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
  • buff/cache: 缓冲区和缓存占用的内存。这部分内存虽然被“占用”,但实际上是可以被系统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的,它主要用于提高磁盘I/O性能。
  • available: 应用程序可以直接使用的内存,它包含了
    free
    登录后复制
    内存和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中可以被回收的部分。这个值通常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真实反映了系统当前有多少内存可以立即用于启动新应用或现有应用扩展。
  • Swap: 虚拟内存(交换空间)的使用情况,当物理内存不足时,系统会将一部分数据暂时写入硬盘的Swap分区。

2.

top
登录后复制
命令:实时监控进程内存占用

top
登录后复制
是一个动态、实时的进程监控工具,尤其适合找出哪个进程是“内存大户”。

top
登录后复制

进入

top
登录后复制
界面后,你可以按下
M
登录后复制
键(大写M)按内存使用百分比排序,或者
P
登录后复制
键按CPU使用百分比排序。

关键列解释:

  • VIRT: 虚拟内存大小,包括进程使用的所有内存,甚至包括已经映射但尚未使用的内存,以及交换到磁盘的内存。
  • RES: 驻留内存大小,即进程实际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不包括交换出去的部分。这是判断进程实际内存消耗的关键指标。
  • SHR: 共享内存大小,进程与其他进程共享的内存。
  • %MEM: 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通过

top
登录后复制
,你能直观地看到哪些进程消耗了大量的物理内存,这是排查内存泄漏或资源滥用的重要一步。

3.

cat /proc/meminfo
登录后复制
:详细的内核内存信息

如果你需要更底层、更详细的内存数据,例如为了编写脚本或进行深度分析,

cat /proc/meminfo
登录后复制
是你的首选。

cat /proc/meminfo
登录后复制

这个命令会输出几十行关于内存的详细信息,例如:

MemTotal:       16307304 kB
MemFree:         1195600 kB
MemAvailable:    9696980 kB
Buffers:          187900 kB
Cached:          8745320 kB
SwapTotal:       8388604 kB
SwapFree:        8384500 kB
...
登录后复制

这里的数据都是以KB为单位,需要自行换算。它提供了

free -h
登录后复制
命令中所有数据的原始来源,以及更多如Slab、PageTables等更细致的内存分类。

CentOS内存占用过高如何排查与解决?

当CentOS服务器的内存占用持续居高不下,甚至影响到服务性能时,这往往是系统管理员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排查和解决这类问题,我通常会遵循一套逻辑:

首先,定位“元凶”。我会立刻打开终端运行

top
登录后复制
命令,并按下
M
登录后复制
键,让进程列表按照内存占用百分比(
%MEM
登录后复制
)从高到低排序。这样,那些最消耗内存的进程就会一目了然。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意料之外的进程突然冒出来,或者某个你熟悉的应用程序内存占用远超预期。如果
top
登录后复制
不够详细,我还会用
ps aux --sort=-%mem | head -n 10
登录后复制
来查看前十个内存占用最高的进程,它能提供更完整的进程信息,比如完整的命令路径。

接下来,分析“元凶”的行为模式

  • 是应用本身的问题吗? 比如Java应用,如果JVM参数设置不当(如Xms/Xmx),或者存在内存泄漏,内存会持续增长。Web服务器(如Apache, Nginx)如果并发连接数过高,每个连接的内存开销累积起来也可能导致高占用。
  • 是不是缓存或缓冲区过大? 别忘了
    free -h
    登录后复制
    输出中的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它虽然显示为“已用”,但实际上是可回收的。如果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内存依然充足,那么高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通常是好事,说明系统在高效利用内存来加速磁盘I/O。但如果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很低,且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很高,那可能意味着系统在为不必要的磁盘操作缓存大量数据,或者应用程序本身需要更多内存,而系统却没有足够的“真”空闲内存。
  • 有没有异常的进程? 有时,一些僵尸进程、或者因为bug陷入死循环的程序,也会不断消耗内存而不释放。

解决策略方面,我有一些常用手段:

  1. 重启服务或进程: 这是最直接也最粗暴的方法。如果某个应用服务(如数据库、Web服务)出现内存泄漏,重启通常能暂时释放内存。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排查。
  2. 调整应用配置: 针对特定的应用,需要深入其配置文件。例如,MySQL的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登录后复制
    、PHP-FPM的
    pm.max_children
    登录后复制
    pm.max_requests
    登录后复制
    、Java应用的JVM堆大小等,都需要根据实际负载和服务器内存情况进行优化。
  3. 清理缓存(谨慎操作): 尽管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通常是好事,但在极端情况下,如果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内存极低,而你又怀疑是缓存导致的问题,可以尝试手动清理。命令是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登录后复制
    但我必须强调,这通常不是一个常规操作,因为它会降低磁盘I/O性能,只在紧急排查或特定测试场景下使用。
  4. 增加物理内存: 如果经过以上所有排查和优化,内存仍然持续不足,那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服务器的物理内存。这虽然是硬件投入,但往往是最彻底、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5. 检查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如果Swap使用频繁,可能需要调整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参数(我们后面会详细讲)。

排查内存问题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对系统行为的理解。

理解CentOS中
free
登录后复制
命令的Buffers和Cache:它们是内存浪费吗?

free -h
登录后复制
命令输出中的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行,常常是新手,甚至一些经验不足的管理员感到困惑的地方。很多人看到这部分内存“被占用”,就误以为是浪费了,或者系统内存不够用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解。

Buffers(缓冲区)Cache(缓存) 是Linux内核为了优化系统性能而使用的两种机制,它们都利用了物理内存来存储数据,以减少对慢速磁盘的访问。

  • Buffers(缓冲区): 主要用于块设备的读写操作。当系统需要写入数据到磁盘时,数据会先写入缓冲区,然后批量写入磁盘,减少磁盘I/O次数。同样,读取数据时,也会预读一部分数据到缓冲区。
  • Cache(缓存): 主要用于文件系统。当应用程序读取文件时,文件内容会被加载到页缓存(Page Cache)中。如果同一文件再次被访问,系统就可以直接从内存中读取,而不需要再次访问磁盘。这大大加快了文件访问速度。

那么,它们是内存浪费吗?

存了个图
存了个图

视频图片解析/字幕/剪辑,视频高清保存/图片源图提取

存了个图 17
查看详情 存了个图

答案是:不,它们不是内存浪费。

相反,它们是Linux系统高效利用内存的体现。Linux内核设计哲学是“空闲的内存就是浪费的内存”。因此,它会尽可能地将空闲内存用于缓存和缓冲区,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响应速度和磁盘I/O性能。

关键在于: 这部分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内存是可回收的。这意味着,当应用程序需要更多的物理内存时,内核会立即回收这部分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内存,将其分配给应用程序。这个回收过程非常迅速,几乎不会对应用程序造成延迟。

所以,当你看到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占用很高时,你应该关注的是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可用)内存。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内存才是真正能被应用程序立即使用的内存量。如果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内存充足,即使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很高,也说明你的系统运行良好,内存利用率很高。只有当
available
登录后复制
内存非常低,且应用程序出现内存不足的错误时,才需要考虑
buff/cache
登录后复制
是否真的成为了瓶颈,但这通常是更深层次的应用程序或系统配置问题。

理解这一点,对于正确评估CentOS服务器的内存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CentOS的Swap内存:何时使用,如何优化?

Swap内存,也就是交换空间,是Linux系统在物理内存(RAM)不足时,将一部分不常用的数据从RAM临时“交换”到硬盘上的一个特殊分区或文件。它本质上是利用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来扩展物理内存的容量。

何时使用Swap?

  • 物理内存不足时: 这是Swap最主要的作用。当系统运行的应用程序需要更多RAM,而物理RAM已经耗尽时,内核就会将一部分当前不活跃的内存页移动到Swap空间,为活跃进程腾出物理内存。
  • 系统崩溃保护: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例如内存泄漏导致系统内存完全耗尽,Swap可以作为最后的“缓冲”,避免系统直接崩溃,给管理员留下排查问题的时间。
  • 休眠/挂起: 在某些情况下,系统休眠或挂起时,会将整个内存状态写入Swap分区。

如何查看Swap使用情况?

除了

free -h
登录后复制
命令会显示Swap的总量、已用和空闲量外,你还可以使用
swapon -s
登录后复制
命令来查看当前系统有哪些Swap分区或文件正在被使用。

swapon -s
登录后复制

高Swap使用量是好事吗?

通常情况下,频繁或持续的高Swap使用量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硬盘的速度比RAM慢几个数量级。当系统频繁地进行内存与Swap之间的交换(我们称之为“换页”或“颠簸”),会导致I/O操作剧增,系统响应速度会显著下降,甚至出现“卡顿”现象。这通常意味着你的物理内存不足以支撑当前的工作负载。

如何优化Swap?

优化Swap主要围绕一个核心参数: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参数:
    这是一个内核参数,取值范围是0到100。它表示内核将进程从物理内存交换到Swap空间的倾向性。
    • swappiness=0
      登录后复制
      :内核会尽可能地使用物理内存,直到物理内存几乎完全耗尽,才会开始使用Swap。这对于需要大量内存且对延迟敏感的应用(如数据库服务器)非常有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Swap操作。
    • swappiness=60
      登录后复制
      (默认值):这是一个比较平衡的值,在物理内存使用到一定程度时,内核会开始积极地将不活跃的内存页交换出去。
    • swappiness=100
      登录后复制
      :内核会非常积极地将不活跃的内存页交换到Swap,即使物理内存还有很多空闲。这在桌面系统上可能有助于保持应用程序的快速响应,但在服务器环境中很少使用。

调整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1. 查看当前值: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2. 临时修改: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登录后复制

    这会立即生效,但系统重启后会恢复默认值。

  3. 永久修改: 编辑
    /etc/sysctl.conf
    登录后复制
    文件,添加或修改以下行:
    vm.swappiness = 10
    登录后复制

    然后运行

    sudo sysctl -p
    登录后复制
    使配置生效。

何时调整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 如果你的服务器是数据库服务器、内存型缓存服务器(如Redis),或者其他对延迟敏感、需要大量物理内存的应用,我通常会建议将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设置为10,甚至0。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关键数据留在RAM中。
  • 如果你的服务器是Web服务器,或者跑着一些批处理任务,且物理内存确实有限,可以保持默认值或略微降低,但要密切监控Swap的使用情况。

增加Swap空间:

如果物理内存确实不足,且无法增加物理RAM,增加Swap空间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或辅助手段。可以通过创建Swap文件或增加Swap分区来实现。

# 创建一个4GB的swap文件
sudo fallocate -l 4G /swapfile
sudo chmod 600 /swapfile
sudo mkswap /swapfile
sudo swapon /swapfile

# 永久挂载
echo '/swapfile none swap sw 0 0' | sudo tee -a /etc/fstab
登录后复制

总结来说,Swap是系统在内存吃紧时的“救命稻草”,但频繁使用它意味着系统性能可能正在受损。优化

swappiness
登录后复制
,并确保有足够的物理内存来满足应用程序需求,才是更根本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CentOS怎么查看内存多少_CentOS内存使用情况查看命令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