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系统教程 > LINUX > 正文

如何在Linux中查看目录占用空间?使用du命令统计目录大小信息

看不見的法師
发布: 2025-09-04 16:18:02
原创
444人浏览过
使用du命令可查看目录占用空间,如du -sh查看总大小,结合sort、find等命令可找出最大文件或目录,而df用于查看文件系统剩余空间,两者互补使用。

如何在linux中查看目录占用空间?使用du命令统计目录大小信息

在Linux系统中,要查看目录占用的空间,

du
登录后复制
(disk usage)命令是你的首选工具。它能帮你深入了解各个目录及其子目录到底吞噬了多少磁盘空间,是排查空间不足问题、优化存储配置的利器。

解决方案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的基本用法非常直接,但其强大的选项组合才是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最常用、也最能满足日常需求的组合是

du -sh
登录后复制

  • s
    登录后复制
    (summary):只显示总计,不列出每个子文件或子目录的详细信息。这在你想快速知道一个大目录的总占用空间时非常有用。
  • h
    登录后复制
    (human-readable):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大小,比如用 K、M、G 代替字节数。相信我,你不会想去手动计算一串字节数是多少 GB 的。

所以,如果你想查看当前目录的总大小,只需输入:

du -sh .
登录后复制
这里的
.
登录后复制
代表当前目录。

如果要查看某个特定目录,比如

/var/log
登录后复制
占用了多少空间:
du -sh /var/log
登录后复制

如果你想看看当前目录下所有一级子目录各自占用了多少空间,并且按大小排序,找出“大户人家”,可以这样组合:

du -sh * | sort -rh
登录后复制

  • *
    登录后复制
    会匹配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 sort -rh
    登录后复制
    r
    登录后复制
    表示反向排序(从大到小),
    h
    登录后复制
    同样是为了处理人类可读的数字(否则
    sort
    登录后复制
    会按字符串而非数值排序,结果会很混乱)。

有时候,你可能想深入一点,但又不想列出所有文件。比如,只查看某个目录下两级深度的目录占用情况:

du -h --max-depth=2 /path/to/directory
登录后复制
--max-depth
登录后复制
选项非常实用,能帮你控制输出的粒度,避免信息过载。

还有一种情况,你可能想排除某些类型的文件或目录。比如,在

/var/log
登录后复制
下查看空间占用,但不想统计
.gz
登录后复制
压缩文件:
du -sh --exclude='*.gz' /var/log
登录后复制
这个
--exclude
登录后复制
选项支持通配符,能让你更精确地筛选。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与
df
登录后复制
命令有何区别,我该如何选择?

这确实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为两者都和“磁盘空间”有关,但它们关注的角度完全不同。简单来说,

du
登录后复制
(disk usage)是看文件和目录“用了多少”,而
df
登录后复制
(disk free)是看文件系统“还剩多少”。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会遍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计算它们实际占用的磁盘块数量,然后汇总。所以,它告诉你的是某个特定路径下的内容到底有多大。这就像你在清点一个房间里的所有家具、书籍和杂物,然后把它们的体积加起来。如果文件被硬链接(hard link)了,
du
登录后复制
可能会重复计算,因为它基于目录条目来统计。

df
登录后复制
命令(disk free)则关注的是整个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它读取的是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告诉你整个分区(例如
/
登录后复制
/home
登录后复制
/var
登录后复制
等)的总容量、已用空间、可用空间以及使用百分比。这就好比你在看房子的总面积,以及还有多少空余空间,而不是去测量某个房间里具体放了多少东西。

如何选择?

  • 当你想知道某个特定目录(比如
    /home/user/downloads
    登录后复制
    /var/log
    登录后复制
    )到底占用了多少空间,或者想找出是哪个目录导致磁盘空间不足时,果断使用
    du
    登录后复制
  • 当你想了解整个磁盘分区的健康状况,比如根分区是否快满了,或者某个挂载点(如
    /mnt/data
    登录后复制
    )的总容量和剩余空间时,
    df -h
    登录后复制
    才是你的朋友。

它们是互补的工具,通常会配合使用。比如,

df -h
登录后复制
告诉你
/var
登录后复制
分区快满了,然后你就会用
du -sh /var/*
登录后复制
去找出
/var
登录后复制
下是哪个子目录在作怪。

如何快速找出Linux系统中占用空间最大的文件或目录?

找出系统中的“大块头”是日常维护中非常实用的技能,尤其是在磁盘空间告急时。结合

du
登录后复制
sort
登录后复制
head
登录后复制
命令,这个任务变得轻而易举。

最直接的方法,通常从一个较高层级的目录开始,比如

/
登录后复制
/var
登录后复制
/opt
登录后复制
/home
登录后复制
。假设我们想在
/var
登录后复制
目录下找出占用空间最大的10个子目录:

sudo du -h /var/* | sort -rh | head -n 10
登录后复制

这里:

  • sudo
    登录后复制
    :由于
    /var
    登录后复制
    下很多目录可能需要管理员权限才能读取,加上
    sudo
    登录后复制
    可以避免权限错误。
  • du -h /var/*
    登录后复制
    :列出
    /var
    登录后复制
    下所有一级子目录(和文件)的大小,以人类可读的格式显示。
  • sort -rh
    登录后复制
    :按大小进行反向排序(从大到小)。
  • head -n 10
    登录后复制
    :只显示排序后的前10行,也就是最大的10个。

如果你想找出占用空间最大的文件,而不仅仅是目录,你可以使用

du -a
登录后复制
选项,它会把所有文件也包含进来:

笔目鱼英文论文写作器
笔目鱼英文论文写作器

写高质量英文论文,就用笔目鱼

笔目鱼英文论文写作器 87
查看详情 笔目鱼英文论文写作器

sudo du -ah /var/log | sort -rh | head -n 10
登录后复制

这会列出

/var/log
登录后复制
目录下,包括文件和目录在内的前10个最大项。

更高级一点,如果你想找出某个目录下,所有深度下的最大文件,可以结合

find
登录后复制
命令。比如,找出
/home
登录后复制
目录下所有大于 100MB 的文件:

sudo find /home -type f -size +100M -print0 | xargs -0 du -h | sort -rh | head -n 10
登录后复制

  • find /home -type f -size +100M -print0
    登录后复制
    :在
    /home
    登录后复制
    下查找所有文件(
    -type f
    登录后复制
    ),大小大于 100MB(
    -size +100M
    登录后复制
    ),并以 null 字符分隔输出(
    -print0
    登录后复制
    ),这对于文件名中可能包含空格或其他特殊字符的情况非常有用。
  • xargs -0 du -h
    登录后复制
    :将
    find
    登录后复制
    命令的输出作为参数传递给
    du -h
    登录后复制
  • sort -rh | head -n 10
    登录后复制
    :最后排序并显示前10个。

这些组合命令能够让你高效地定位到磁盘空间占用的大户,从而进行清理或迁移。

在处理大型目录时,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的性能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处理大型目录时,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虽然强大,但也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性能问题和行为细节。我个人在处理一些生产环境的日志目录或数据库文件时,就曾遇到过
du
登录后复制
跑了很久才出结果的情况。

1. 性能考量:

  • I/O 密集型操作: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需要遍历目录结构,读取每个文件和目录的元数据。对于包含数百万文件或深度非常深的目录,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磁盘 I/O,尤其是在机械硬盘上,这会显著降低其执行速度,甚至可能影响系统性能。
  • 网络文件系统(NFS/SMB): 如果你对挂载的网络共享目录执行
    du
    登录后复制
    ,性能会受到网络延迟和带宽的严重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或超时。
  • max-depth
    登录后复制
    的重要性:
    就像前面提到的,使用
    --max-depth
    登录后复制
    选项可以有效限制
    du
    登录后复制
    遍历的深度,从而大大加快执行速度。当你只想了解某个目录的概况时,这是个很好的优化手段。

2. 权限问题:

  • du
    登录后复制
    在尝试读取没有权限的目录或文件时,会报错并跳过这些项。这可能导致最终的统计结果不准确。
  • 解决办法通常是使用
    sudo
    登录后复制
    来运行
    du
    登录后复制
    命令,或者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
    /dev/null
    登录后复制
    ,例如
    du -sh /path/to/directory 2>/dev/null
    登录后复制
    。但请注意,重定向错误意味着你将看不到哪些文件或目录未能被统计。

3. 结果的准确性与文件系统特性:

  • 硬链接:
    du
    登录后复制
    默认会计算每个硬链接文件的空间占用。如果一个文件有多个硬链接,它的空间可能会被重复计算,导致
    du
    登录后复制
    的报告值高于实际物理占用。如果你想查看实际的物理占用,可能需要更复杂的脚本或依赖文件系统的报告。
  • 稀疏文件(Sparse Files): 稀疏文件在磁盘上只为非零数据块分配空间。
    du
    登录后复制
    通常会报告文件的“逻辑大小”(即它应该占用的空间),而不是实际的磁盘占用。如果你关心实际磁盘占用,可能需要结合
    ls -s
    登录后复制
    stat
    登录后复制
    等命令。
  • 文件系统特性(如 Btrfs/ZFS 快照、CoW): 某些高级文件系统(如 Btrfs、ZFS)的快照和写时复制(Copy-on-Write, CoW)机制会使
    du
    登录后复制
    的报告变得复杂。
    du
    登录后复制
    统计的是文件或目录的逻辑大小,而文件系统可能通过共享数据块、去重等方式,使得实际物理占用远小于
    du
    登录后复制
    的报告。在这种情况下,
    df
    登录后复制
    或文件系统自带的工具(如
    btrfs fi du
    登录后复制
    zfs list
    登录后复制
    )可能提供更准确的物理占用信息。

4. 避免对根目录进行无差别

du
登录后复制

  • 除非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则直接对
    /
    登录后复制
    运行
    du -sh /
    登录后复制
    可能会非常耗时,并且会产生大量的 I/O。更好的做法是针对性地检查
    /var
    登录后复制
    /home
    登录后复制
    /opt
    登录后复制
    等已知可能增长的目录。

总的来说,

du
登录后复制
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潜在的限制,能够帮助你更高效、更准确地利用它来管理Linux系统的磁盘空间。

以上就是如何在Linux中查看目录占用空间?使用du命令统计目录大小信息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