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tifffile库将显微镜图像的NumPy数组保存为多层TIFF文件,并为每一层图像添加不同的元数据。通过示例代码,详细展示了如何构建符合OME-TIFF标准的元数据结构,并将其写入TIFF文件中,以便存储每个切片的Z轴位置等信息。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图像采集时,经常需要将不同高度(Z轴)拍摄的多张照片保存为一个TIFF堆栈文件,并且每张照片都包含特定的元数据,例如Z轴位置。tifffile库是一个强大的Python库,可以用于读取和写入TIFF文件。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tifffile库来解决这个问题,并重点介绍如何构建符合OME-TIFF标准的元数据。
OME-TIFF是一种专门用于存储生物图像数据的TIFF格式,它允许在文件中包含丰富的元数据,例如图像的尺寸、像素大小、通道信息、Z轴位置等等。符合OME-TIFF标准的TIFF文件可以被多种生物图像分析软件读取和处理。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tifffile库创建一个OME-TIFF文件,其中包含一个Z轴堆栈,并且每个切片都包含其Z轴位置信息:
import numpy
from tifffile import TiffWriter
# 模拟显微镜图像数据
data = numpy.random.randint(0, 1023, (8, 256, 256), 'uint16')
pixelsize = 0.29 # 像素大小,单位:微米
zpositions = [0.0, 1.1, 2.2, 3.3, 4.4, 5.5, 6.6, 7.7] # Z轴位置
# 构建元数据
metadata = {
'axes': 'ZYX', # 轴的顺序
'SignificantBits': 10, # 有效位数
'PhysicalSizeX': pixelsize, # X轴物理尺寸
'PhysicalSizeXUnit': 'µm', # X轴物理尺寸单位
'PhysicalSizeY': pixelsize, # Y轴物理尺寸
'PhysicalSizeYUnit': 'µm', # Y轴物理尺寸单位
'Plane': {
'PositionZ': zpositions, # Z轴位置列表
'PositionZUnit': ['µm'] * data.shape[0], # Z轴位置单位列表
'PositionY': [7.5] * data.shape[1], # Y轴位置列表
'PositionYUnit': ['µm'] * data.shape[1], # Y轴位置单位列表
'PositionX': [10.5] * data.shape[2], # X轴位置列表
'PositionXUnit': ['µm'] * data.shape[2], # X轴位置单位列表
},
}
# 写入TIFF文件
with TiffWriter('temp.ome.tif', bigtiff=False, ome=True) as tif:
tif.write(
data,
photometric='minisblack', # 图像类型,灰度图像
# tile=(128, 128), # 分块大小,可提高读取效率
# compression='adobe_deflate', # 压缩方式
resolutionunit='CENTIMETER', # 分辨率单位
resolution=(1e4 / pixelsize, 1e4 / pixelsize), # 分辨率
metadata=metadata, # 元数据
)代码解释:
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应该能够使用tifffile库将显微镜图像的NumPy数组保存为多层TIFF文件,并为每一层图像添加不同的元数据,特别是Z轴位置信息。 结合OME-TIFF标准,可以创建包含丰富元数据的TIFF文件,方便后续的生物图像分析处理。
以上就是使用Tifffile库保存带有不同元数据的TIFF堆栈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