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是将数据和方法打包并隐藏内部实现,通过命名约定(如_和__)及property装饰器控制访问,提升代码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Python类中的封装,简单来说,就是把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打包在一起,就像一个黑盒子,你只需要知道怎么用,不需要知道里面是怎么实现的。
封装的核心目的是信息隐藏和数据保护。
为什么需要封装?
Python的封装不像Java那样严格,它主要依靠命名约定来实现。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私有变量和私有方法: 在变量名或方法名前面加上单下划线
_
__
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self._protected_variable = 10 # 受保护的变量
self.__private_variable = 20 # 私有变量
def _protected_method(self): # 受保护的方法
print("This is a protected method.")
def __private_method(self): # 私有方法
print("This is a private method.")
def public_method(self): # 公有方法
print("This is a public method.")
self.__private_method() # 内部可以访问私有方法
obj = MyClass()
print(obj._protected_variable) # 可以访问,但不建议
# print(obj.__private_variable) # 报错,无法直接访问
obj.public_method()虽然Python没有真正的“私有”变量,但这种命名约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提醒开发者不要随意访问这些变量。
使用property装饰器:
property
class Circle:
def __init__(self, radius):
self._radius = radius
@property
def radius(self):
return self._radius
@radius.setter
def radius(self, value):
if value <= 0:
raise ValueError("Radius must be positive.")
self._radius = value
@property
def area(self):
return 3.14159 * self._radius * self._radius
circle = Circle(5)
print(circle.radius) # 输出:5
circle.radius = 7
print(circle.area) # 输出:153.93791
# circle.radius = -1 # 抛出 ValueErrorproperty
封装是一种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方法绑定在一起。信息隐藏是封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将类的内部实现细节隐藏起来,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
Python的设计哲学是“我们都是成年人”,它相信开发者会自觉遵守约定。强制性的封装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降低代码的灵活性。Python更倾向于提供一种灵活的方式来实现封装,让开发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使用。
理论上,封装可能会带来一些性能损失,因为访问私有变量或属性需要通过方法调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性能损失通常可以忽略不计。现代Python解释器对方法调用进行了优化,使得方法调用的开销非常小。而且,封装带来的好处(如可维护性、安全性等)远大于性能损失。
以上就是Python 类中的封装思想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