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开启慢查询日志并配置参数,再用工具分析日志,最后建立监控机制。具体为:在配置文件中启用slow_query_log、设置long_query_time阈值、指定slow_query_log_file路径,可选记录未使用索引的查询;通过SHOW VARIABLES验证状态,执行测试SQL确认日志写入;使用tail查看日志,或用mysqldumpslow、pt-query-digest分析慢查询;将日志接入ELK或Prometheus+Grafana实现持续监控与告警,及时发现性能问题。

要监控 MySQL 的慢查询日志,核心是开启慢查询日志功能并配置合理的阈值,然后通过工具或手动分析日志文件来识别执行效率低的 SQL 语句。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和建议。
确保 MySQL 实例已启用慢查询日志,并设置合适的参数:
在 my.cnf 或 my.ini 配置文件中添加:
[mysqld]修改后重启 MySQL 或动态生效(部分参数支持 SET GLOBAL)。
登录 MySQL 执行以下命令检查状态: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_query_log';确认输出显示已开启且路径正确。可以手动执行一条耗时较长的 SQL(如加 SLEEP(2))测试是否写入日志。
日志文件记录了查询时间、锁等待时间、扫描行数、SQL 语句等信息。直接查看日志内容:
tail -f /var/log/mysql-slow.log更高效的方式是使用 mysqldumpslow 或 pt-query-digest 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将慢查询日志接入集中式日志系统(如 ELK、Graylog)或使用监控平台(如 Prometheus + Grafana 配合 mysqld_exporter),设置告警规则,当单位时间内慢查询数量突增时及时通知。
也可定期运行脚本自动解析日志并邮件提醒 DBA 团队。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先打开日志,再用合适工具分析,最后建立持续监控机制,才能有效发现和优化性能瓶颈。
以上就是mysql如何监控慢查询日志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