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SSD在长期使用后读写速度会下降?

狼影
发布: 2025-09-23 09:30:05
原创
702人浏览过
SSD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核心原因在于垃圾回收负担加重和写入放大效应。闪存需先擦除再写入,删除文件仅标记无效,导致无效数据累积。控制器需频繁执行垃圾回收,将有效数据迁移并擦除整块,此过程消耗资源,降低读写速度。TRIM命令可让系统提前通知SSD哪些数据已无效,使控制器能预先清理,减少实时开销,维持性能。容量越满,可用空闲块越少,垃圾回收更频繁且复杂,性能下降更明显。此外,控制器性能、NAND类型(如QLC写入慢)、预留空间不足及高强度写入负载也加速性能衰减。

为什么ssd在长期使用后读写速度会下降?

SSD在长期使用后读写速度下降,核心原因在于闪存的工作机制,尤其是“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过程的负担加重,以及写入放大效应(Write Amplification)的影响。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和硬盘内数据的不断增删,SSD内部会产生大量无效数据块,需要控制器花费更多资源去整理和清理,这直接导致了写入性能的下降,而读取性能也可能受到碎片化数据和控制器忙碌的影响。

SSD性能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这并非什么神秘现象,而是其内部运作机制的必然结果。在我看来,这就像一个不断需要整理的房间。你往里面放东西,拿走东西,久而久之,房间就会变得凌乱。SSD也是如此,只不过它整理房间的方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闪存芯片的写入特性决定了它不能像机械硬盘那样直接覆盖数据。它只能以“页”(Page)为单位写入数据,但却要以更大的“块”(Block)为单位擦除数据。当你删除一个文件时,操作系统只是标记这些数据为“无效”,并没有真正擦除它们。这些无效数据占据着块空间,但新的数据却无法直接写入这些被部分占据的块。

这时,“垃圾回收”机制就登场了。SSD控制器会寻找那些包含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的块,将其中仍然有效的页数据读取出来,移动到一个新的、干净的块中,然后将原先那个包含大量无效数据的块整体擦除,使其恢复到可写入状态。这个过程需要读取、写入、擦除,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当SSD使用时间长了,无效数据越来越多,可用的干净块越来越少,控制器就需要更频繁、更密集地执行垃圾回收,这自然会占用大量的内部资源,从而拖慢了我们感知到的读写速度。

同时,“写入放大”效应也加剧了这一问题。由于垃圾回收,为了写入一小块新的数据,SSD可能需要移动和重写更大块的现有数据。这意味着实际写入到闪存芯片的数据量,可能比操作系统请求写入的数据量要大得多。写入放大系数越高,SSD的性能下降越快,寿命损耗也越大。

TRIM命令究竟如何帮助SSD维持性能?

TRIM命令,在我看来,是SSD性能维护的一个关键“帮手”,它在幕后默默工作,却对长期性能至关重要。简单来说,当你在操作系统中删除一个文件时,传统上操作系统只会标记这块区域为“空闲”,但并不会真正通知硬盘这块数据已经不再需要了。对于机械硬盘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它可以直接覆盖旧数据。但对于SSD,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TRIM命令的作用就在于此:当操作系统删除文件后,它会立即向SSD控制器发送一个TRIM指令,明确告知哪些数据块已经不再被使用,可以被视作无效数据。这样一来,SSD控制器就不必等到实际需要写入新数据时,才去费力地判断哪些数据是无效的。它可以在SSD空闲的时候,提前对这些被TRIM标记的块进行清理和整理,也就是执行“垃圾回收”操作。

这种预先清理的机制,极大地减轻了SSD在执行实际写入任务时的负担。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做饭前就把厨房整理干净,那么做饭时效率自然会高很多。没有TRIM,SSD控制器就得边做饭边整理厨房,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TRIM命令能够让SSD控制器更有效地管理其内部的闪存块,减少垃圾回收的即时开销,从而在长期使用中保持更好的写入性能。当然,这要求操作系统和SSD本身都支持TRIM功能。

为什么SSD容量越满,性能下降越明显?

SSD容量越满,性能下降越明显,这几乎是所有SSD用户都会遇到的一个痛点。我个人觉得,这就像一个仓库,如果你只用了20%的空间,那么货物进出、整理都非常方便,叉车可以随意穿梭。但如果仓库塞满了90%,那每次找个东西、挪个位置,都得小心翼翼,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降重鸟
降重鸟

要想效果好,就用降重鸟。AI改写智能降低AIGC率和重复率。

降重鸟 113
查看详情 降重鸟

对于SSD而言,道理是相通的。当SSD的可用空间充足时,控制器有大量的空闲块可以用来直接写入新数据。即使需要进行垃圾回收,它也有足够的“周转空间”——可以轻易地将有效数据移动到其他干净的块,然后擦除旧块。这个过程相对高效,因为控制器有足够的弹性。

然而,一旦SSD容量被大量占用,比如达到80%甚至90%以上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此时,干净的空闲块变得稀缺,控制器在接收到写入请求时,往往找不到现成的、完全干净的块来写入。它就必须更频繁、更紧急地执行垃圾回收操作。这意味着它需要先找到一个包含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的块,读取出有效数据,将其写入到另一个同样可能不那么“干净”的块(或者需要先整理出的块),然后才能擦除并使用原来的块来写入新数据。这个过程会变得异常复杂和耗时,因为控制器需要进行更多的内部数据搬运和整理,写入放大效应也随之加剧。

简而言之,可用空间越少,SSD控制器在管理数据和执行垃圾回收时就越没有余地,它的“工作量”和“思考时间”都会大幅增加,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读写性能的显著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业用户会建议为SSD预留一部分空间,比如10%-20%,以确保其长期性能表现。

除了日常使用,哪些因素会加速SSD的性能衰减?

除了我们日常的文件读写操作,还有一些因素会悄无声息地加速SSD的性能衰减,这些往往与SSD的内部设计和使用环境有关。

首先,控制器芯片的性能和固件优化是核心。SSD控制器是整个硬盘的“大脑”,负责管理闪存芯片、执行垃圾回收、磨损均衡等一系列复杂任务。一个性能较弱或固件优化不佳的控制器,在面对大量写入和碎片化数据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垃圾回收效率低下,从而加速性能衰减。有些廉价SSD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性能较差的控制器,这一点在我看来,是其长期性能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NAND闪存的类型也有很大影响。目前主流的TLC(Triple-Level Cell)和QLC(Quad-Level Cell)闪存,相较于早期的MLC(Multi-Level Cell),虽然存储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但其写入速度和擦写寿命都相对较低。特别是QLC,由于每个存储单元需要存储4比特数据,其写入过程更为复杂,导致在SLC缓存耗尽后,写入速度会大幅下降。长期来看,这种写入特性的差异也会导致性能衰减的程度不同。当SSD的SLC缓存(通常是TLC/QLC闪存模拟的SLC模式,提供更快的写入速度)被频繁耗尽,数据直接写入到较慢的TLC/QLC区域时,性能下降会更加明显。

再者,缺乏足够的“预留空间”(Over-Provisioning, OP)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预留空间是SSD出厂时,将一部分闪存容量隐藏起来,不提供给用户使用,专门用于控制器进行垃圾回收、磨损均衡和坏块管理。如果SSD的预留空间不足,控制器在处理数据时就没有足够的“缓冲区域”,垃圾回收的效率会大大降低,从而加速性能下降。一些厂商为了提供更大的可用容量,会减少预留空间,这在短期内看起来很美,但长期性能和寿命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持续性的高强度写入负载也会加速性能衰减。如果你经常进行大量文件的复制、视频剪辑渲染、或者数据库操作等产生大量写入的任务,SSD控制器会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垃圾回收机制难以在空闲时段进行有效清理,这会导致闪存块被频繁写入和擦除,不仅加速了性能衰减,也缩短了SSD的整体寿命。

以上就是为什么SSD在长期使用后读写速度会下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