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阳气渐复,养生重在“藏”——早睡晚起,宜9-11点入睡,日出后起床,避免寒冷刺激;保证7-8小时夜眠,午休20-30分钟为宜;醒后缓起,防气血波动,助阳气潜藏。

冬至是自然界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节点,之后阳气开始回升。顺应这种变化调整作息,核心在于“藏”——养护体内微弱的阳气,帮助身体积蓄能量。
中医讲“冬三月,此谓闭藏”,强调减少消耗。此时应比平时更早入睡,理想状态是在晚上9点到11点(亥时)上床,争取在11点后进入深睡眠(子时),因为这是养阴血、固护阳气的关键时段。起床时间不必太早,最好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起。特别是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避免清晨寒冷刺激导致血压骤升,可以等到早上7点甚至9、10点再出门活动。
冬季人体需要更多休息来抵御寒冷。成年人尽量保证7-8小时的夜间睡眠。白天如果感到困倦,可以安排午睡,但时间要控制,20-30分钟为宜。午睡太久容易导致晚上入睡困难,打乱整体作息节奏,反而影响阳气潜藏。
早晨醒来后,不要立刻起身。可以在床上躺几分钟,伸展一下四肢,让身体慢慢适应清醒状态。尤其是中老年人,缓慢起床能防止因体位突然改变引起的头晕、血压波动等问题,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一种保护。
基本上就这些,顺应天时,让身体多“藏”一点,安稳过冬。以上就是冬至节气如何调整作息_冬至节气作息调整的科学建议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