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错误监控系统需实现错误捕获、上报、存储与报警闭环。首先通过window.onerror、unhandledrejection和error事件监听全面捕获JS运行时、Promise及资源加载异常,并结合React Error Boundary等框架机制;其次利用navigator.sendBeacon或fetch keepalive将包含错误类型、堆栈、URL、UA、设备信息等上下文的数据轻量上报;后端使用Node.js等服务接收日志并存入数据库或文件,设计可查询结构便于分析;最后设置告警规则,如单位时间错误超阈值或新严重错误出现,通过机器人、邮件等方式通知,初期可简陋搭建,后续扩展聚合分析与行为回溯功能。

前端错误监控与报警系统的核心目标是及时发现、收集并通知开发者用户端发生的异常,提升应用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实现这样一个系统并不需要复杂的架构,但需覆盖关键环节:错误捕获、上报、存储、分析和报警。
要监控前端错误,第一步是尽可能全面地捕获各类异常。
JavaScript 运行时错误: 使用 window.onerror 捕获未捕获的同步错误。
window.onerror = function(message, source, lineno, colno, error) { reportError({ type: 'runtime', message, source, line: lineno, column: colno, stack: error?.stack }); return true; };Promise 异常: 监听未处理的 Promise 拒绝。
立即学习“前端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window.addEventListener('unhandledrejection', event => { reportError({ type: 'promise', message: event.reason?.message || 'Unknown promise rejection', stack: event.reason?.stack }); });资源加载错误: 如图片、脚本加载失败。
window.addEventListener('error', event => { const target = event.target; if (target instanceof HTMLScriptElement || target instanceof HTMLLinkElement || target instanceof HTMLImageElement) { reportError({ type: 'resource', src: target.src || target.href, tagName: target.tagName }); } }, true);还可以结合框架特定机制,比如 React 的 Error Boundary 或 Vue 的 errorHandler,捕获组件级错误。
捕获错误后,需通过轻量方式上报到服务端,避免影响主流程。
使用 navigator.sendBeacon 可在页面卸载时可靠发送数据:
function reportError(data) { const payload = JSON.stringify({ ...data, timestamp: Date.now(), url: location.href }); if (navigator.sendBeacon) { navigator.sendBeacon('/log-error', payload); } else { fetch('/log-error', { method: 'POST', body: payload, keepalive: true // 确保请求不被中断 }); } }上报内容建议包括:
为减少上报量,可做去重或采样,例如只上报前 1% 的错误,或对相同堆栈合并上报。
搭建一个简单的 API 接收错误日志,例如用 Node.js + Express:
app.post('/log-error', express.json(), (req, res) => { const errorLog = req.body; // 存入数据库(如 MongoDB、Elasticsearch)或写入日志文件 saveToDatabase(errorLog); res.status(200).end(); });存储结构建议设计为可查询的格式,便于后续分析。字段如:
可考虑使用日志中间件(如 Winston、Pino)配合持久化方案。
不是所有错误都需要立即报警。设置触发条件更有效。
可以定时扫描数据库,判断是否满足告警规则:
触发后可通过以下方式通知:
示例:用定时任务检查高频错误
setInterval(async () => { const count = await db.countErrors({ type: 'runtime', timestamp: { $gte: Date.now() - 5 * 60 * 1000 } }); if (count > 100) { sendAlert(`运行时错误激增:${count} 次`); } }, 60000);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把链路打通:从捕获到上报,再到存储和报警,形成闭环。初期可用简单方案,逐步加入聚合分析、Source Map 解析、用户行为回溯等高级功能。
以上就是如何实现一个前端错误监控与报警系统?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