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通过defer和recover捕获panic,结合日志与堆栈追踪实现错误处理。在关键函数或goroutine入口使用defer注册recover,可防止程序崩溃并记录上下文信息。需为每个goroutine单独设置recover,避免主协程无法捕获子协程异常。推荐使用runtime.Stack获取调用堆栈,结合logrus等日志库将错误持久化,包含时间戳、服务名等上下文。虽无try-catch机制,但合理使用recover能提升长期运行服务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不遗漏协程、充分记录信息并避免滥用。

Go语言中没有像其他语言那样的try-catch机制,但可以通过defer、recover和日志记录来捕获并处理运行时错误(panic),防止程序崩溃的同时保留现场信息。
在可能发生panic的函数中,使用defer注册一个匿名函数,并在其中调用recover()来拦截异常。
recover()只有在defer函数中才有效,它会返回panic传入的值,如果没有发生panic则返回nil。
func safeDivide(a, b int) (result int, success bool)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f("panic recovered: %v", r)
result = 0
success = false
}
}()
if b == 0 {
panic("division by zero")
}
return a / b, true
}仅打印panic内容不够,应结合runtime包获取调用堆栈,便于排查问题。
立即学习“go语言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import (
"log"
"runtime"
)
func printStack() {
var buf [4096]byte
n := runtime.Stack(buf[:], false)
log.Printf("Stack trace:\n%s", string(buf[:n]))
}
// 在recover中调用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f("Panic: %v", r)
printStack()
}
}()特别注意并发场景。每个独立的goroutine都需单独设置recover,否则主协程无法捕获子协程的panic。
可以封装一个安全启动goroutine的工具函数。
func goSafe(f func()) {
go func() {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log.Printf("Goroutine panic: %v", r)
printStack()
}
}()
f()
}()
}
// 使用示例
goSafe(func() {
panic("oops in goroutine")
})将捕获的panic写入文件或发送到监控系统,比如使用logrus、zap等日志库。
生产环境中建议包含时间戳、服务名、请求上下文等信息。
import "github.com/sirupsen/logrus"
defer func() {
if r := recover(); r != nil {
entry := logrus.WithFields(logrus.Fields{
"panic": r,
"stack": string(debug.Stack()),
})
entry.Error("Unhandled panic")
}
}()基本上就这些。Go的设计鼓励显式错误处理,但合理使用recover能提升服务稳定性,尤其在Web服务器、后台任务等长期运行的程序中很实用。关键是做到不遗漏协程、记录足够信息,并避免滥用。
以上就是Golang如何捕获并记录程序运行时错误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