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std::mutex和std::lock_guard是C++多线程同步的基础,通过RAII机制避免死锁,确保共享数据安全。

在C++多线程编程中,std::mutex 是最常用的同步机制之一,用于保护共享数据,防止多个线程同时访问造成数据竞争。正确使用互斥锁是编写安全多线程程序的基础。
使用互斥锁前,需要包含 <mutex> 头文件,并定义一个 std::mutex 对象: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std::mutex mtx; // 全局互斥锁 int shared_data = 0;
这个互斥锁可以是全局变量、类成员变量,或局部静态变量,取决于共享数据的范围。
最基本的用法是在线程函数中调用 lock() 加锁,操作完共享资源后调用 unlock() 解锁: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void unsafe_increment() {
mtx.lock(); // 加锁
++shared_data; // 操作共享数据
std::cout << "Value: " << shared_data << "\n";
mtx.unlock(); // 解锁
}
这种方式容易出错,比如忘记 unlock() 或者在 unlock 前发生异常,会导致死锁。因此不推荐直接使用。
std::lock_guard 是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风格的锁管理类,构造时自动加锁,析构时自动解锁:
void safe_increment() {
std::lock_guard<std::mutex> guard(mtx);
++shared_data;
std::cout << "Value: " << shared_data << "\n";
// 离开作用域时自动释放锁
}
如果需要延迟加锁、条件变量配合或手动控制解锁时机,可以使用 std::unique_lock:
std::unique_lock<std::mutex> ulock(mtx, std::defer_lock); // do something else... ulock.lock(); // 手动加锁 // 操作共享资源 ulock.unlock(); // 可提前释放 // 其他操作... // 析构时仍会检查是否已解锁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例子,创建多个线程安全地递增共享变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vector>
std::mutex mtx;
int counter = 0;
void worker(int id)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std::lock_guard<std::mutex> guard(mtx);
++counter;
}
}
int main() {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s.emplace_back(worker, i);
}
for (auto& t : threads) {
t.join();
}
std::cout << "Final counter value: " << counter << "\n";
return 0;
}
输出结果始终为 10000,说明互斥锁有效防止了数据竞争。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 mutex 和 lock_guard 的组合使用,就能应对大多数多线程同步场景。关键是避免裸调用 lock/unlock,优先使用 RAII 封装,确保程序健壮性。
以上就是c++++中mutex(互斥锁)怎么使用_c++多线程互斥锁用法详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怎么学习?c++怎么入门?c++在哪学?c++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c++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