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PF通过XDP、TC和Socket Filters等钩子实现高效网络监控与过滤,支持在不修改内核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包处理;1. XDP在网卡驱动层快速执行丢包或放行决策,适用于DDoS防护;2. TC-BPF在协议栈中进行细粒度流量控制,支持入站出站策略并可统计流量信息;3. 用户态工具如BCC、libbpf和bpftool协同完成程序加载与结果展示,结合perf buffer实现实时分析;4. 利用C或Python编写程序,可灵活构建高性能IDS、带宽监控等安全与观测工具。

在Linux系统中,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是一种强大的内核技术,允许用户在不修改内核源码的前提下,安全地运行沙箱程序来监控和操控网络、系统调用、跟踪点等。利用eBPF实现内核级的网络流量监控与过滤,具有高性能、低开销和高灵活性的优势。
eBPF程序可以附加到多种网络相关的钩子点上,例如:
这些钩子允许eBPF程序直接访问skb(sk_buff)结构,提取IP地址、端口、协议等信息,并决定是放行、丢弃还是修改数据包。
XDP是最接近硬件的处理层,适合做DDoS防护或黑名单过滤。以下是一个基本流程:
步骤示例:XDP_DROP。ip link set dev eth0 xdp obj filter.bpf.o
该方式可在微秒级完成判断,避免进入协议栈造成资源浪费。
当需要基于应用层特征或复杂规则进行监控时,TC更适合。它支持ingress(入站)和egress(出站)方向的控制。
tc filter add命令将eBPF程序挂载到网络接口。这种方式常用于构建轻量级IDS或带宽分析工具。
eBPF程序运行在内核中,但配置和结果展示通常由用户态程序完成。常用工具链包括:
例如,使用BCC的Python脚本可实时打印TCP连接建立事件:
<font size="-1">from bcc import BPF
bpf_code = """
int trace_tcp_connect(struct pt_regs *ctx, struct sock *sk) {
u32 pid = bpf_get_current_pid_tgid();
// 记录PID、源/目的地址等
return 0;
}
"""
b = BPF(text=bpf_code)
b.attach_kprobe(event="tcp_connect", fn_name="trace_tcp_connect")
</font>基本上就这些。通过合理选择钩子点和工具链,eBPF能以极小性能代价实现精准的网络监控与过滤,是现代Linux系统可观测性和安全防护的核心技术之一。
以上就是在Linux系统中使用eBPF技术实现内核级网络流量监控与过滤的方法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