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垃圾回收通过可达性分析确定回收对象,以分代策略管理堆内存,采用多种算法与收集器优化性能。1. 不可达GC Roots的对象被回收;2. 堆分为年轻代、老年代和元空间,分别处理短/长生命周期对象;3. 标记-清除、复制、标记-整理算法对应不同场景,Serial、Parallel、CMS、G1、ZGC等收集器适配各类应用需求;4. 开发中需监控GC频率与类型,调优参数并选择合适收集器,避免频繁Full GC影响性能。

JVM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简称GC)是Java后端开发中自动内存管理的核心机制。它负责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自动识别并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释放堆内存,避免内存泄漏和手动管理内存带来的风险。
JVM通过可达性分析算法判断对象是否存活。从一组称为“GC Roots”的对象(如正在执行的方法中的局部变量、系统类加载器、活动线程等)出发,向下搜索引用链。如果一个对象无法通过任何引用链到达GC Roots,则被视为可回收的“垃圾”。
常见的GC Roots包括:
Java堆通常分为三个区域: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老年代(Old Generation)和元空间(Metaspace,替代永久代)。JVM采用分代收集策略,基于“大多数对象朝生夕死”的经验假设,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回收算法。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年轻代:JVM提供了多种垃圾回收算法和对应的收集器,开发者可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组合。
主要回收算法:作为Java后端开发者,虽然不需要手动触发GC,但需关注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基本上就这些。理解JVM垃圾回收机制有助于写出更高效、稳定的后端服务,也能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快速定位根源。
java怎么学习?java怎么入门?java在哪学?java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java速学教程(入门到精通),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