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std::lock_guard用于简单自动加解锁,适合多数临界区保护;std::unique_lock支持延迟、手动及条件变量配合,适用于复杂场景,优先选lock_guard,需灵活控制时用unique_lock。

在C++多线程编程中,保护共享数据免受竞争条件影响是核心任务之一。std::lock_guard 和 std::unique_lock 是标准库提供的两种用于管理互斥量(std::mutex)的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类,它们能自动加锁和解锁,避免手动调用 lock() 和 unlock() 导致的资源泄漏或死锁。
std::lock_guard 是最基础的锁管理工具,适用于简单的临界区保护。它在构造时加锁,析构时自动解锁,不能手动控制加锁状态,也不支持转移或复制。
使用场景:当你确定进入作用域后需要立即加锁,并在整个作用域内保持锁时,std::lock_guard 是首选。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iostream>
std::mutex mtx;
void print_block(int n) {
std::lock_guard<std::mutex> guard(mtx);
for (int i = 0; i < n; ++i) {
std::cout << "*";
}
std::cout << "\n";
}
上述代码中,每次调用 print_block 时都会创建一个 lock_guard,自动锁定 mtx,函数返回时锁被释放。这种方式简洁、安全,适合大多数同步场景。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td::unique_lock 比 lock_guard 更加灵活,它允许延迟加锁、手动加锁/解锁、条件变量配合使用,以及锁所有权的转移。
使用场景:当需要更复杂的锁控制逻辑,例如尝试加锁、超时等待、与 std::condition_variable 配合时,应选择 std::unique_lock。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include <queue>
std::mutex mtx;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std::queue<int> data_queue;
bool finished = false;
void consumer()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tx);
while (!finished) {
if (!data_queue.empty()) {
int value = data_queue.front();
data_queue.pop();
lock.unlock(); // 手动释放锁
std::cout << "Consumed: " << value << "\n";
lock.lock(); // 重新加锁
} else {
cv.wait(lock); // wait 内部会临时释放锁
}
}
}
在这个例子中,unique_lock 允许我们在处理数据时临时释放锁,避免长时间占用互斥量。同时,它与 condition_variable::wait() 配合使用,能高效实现线程间通信。
其他常用操作包括:
基本原则是:优先使用 std::lock_guard,除非你需要 unique_lock 提供的额外功能。
std::lock_guard 开销更小,语义清晰,适合绝大多数保护临界区的场景。而 std::unique_lock 虽然功能强大,但有轻微性能开销,且使用不当可能引入复杂性。
特别注意:与 std::condition_variable 配合时,必须使用 std::unique_lock,因为 wait() 方法需要能够原子地释放锁并进入等待状态。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这两种工具,可以写出既安全又高效的多线程代码。以上就是C++如何使用std::unique_lock和std::lock_guard_C++线程锁管理与同步机制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