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优化Python性能需使用内置函数、合适数据结构、减少属性访问、利用生成器和高效字符串拼接。具体包括用sum、map、filter替代循环;用set、dict、deque提升操作效率;缓存属性访问;用yield和生成器表达式降低内存占用;用f-string和join()优化拼接。

如果您在编写Python代码时发现程序运行缓慢或占用资源过多,可能是由于代码结构或算法效率不佳导致的。以下是针对Python官网性能优化指南中推荐的高效编程技巧与优化方法。
本文运行环境:MacBook Pro,macOS Sonoma
Python的内置函数如map()、filter()、sum()等是用C语言实现的,执行速度远快于手动编写的循环结构。利用这些函数可以显著提升代码效率。
1、将传统的for循环计算总和替换为sum()函数调用,例如将累加操作改为total = sum(numbers)。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2、使用map()对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应用函数,替代显式循环,如result = list(map(str, numbers))。
3、当需要筛选数据时,优先使用filter()而非条件判断循环,例如evens = list(filter(lambda x: x % 2 == 0, data))。
不同的数据结构在插入、查找、删除等操作上的时间复杂度差异较大,合理选择能有效降低程序耗时。
1、在需要频繁查找操作时,使用set或dict代替list,因为前两者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1),而list为O(n)。
2、若需保持插入顺序且避免重复,可使用dict.fromkeys()去重并保留顺序,比维护list更高效。
3、对于频繁插入和删除的场景,考虑使用collections.deque,其两端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优于list的O(n)。
在循环中频繁访问对象属性会带来额外的开销,因为每次访问都需要进行动态查找。
1、将循环内多次调用的方法或属性提取到局部变量中,例如把for item in obj.items前先赋值items = obj.items。
2、在处理大量数据的循环中,缓存模块级别的函数引用,如join = str.join,然后在循环中直接调用join(parts)。
生成器以惰性方式产生数据,避免一次性加载全部结果到内存,适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1、将返回列表的函数改写为使用yield关键字的生成器函数,例如定义def read_large_file():逐行产出内容。
2、在表达式中使用圆括号而不是方括号创建生成器表达式,如(x**2 for x in range(1000000)),节省内存。
字符串在Python中是不可变类型,频繁拼接会导致大量临时对象创建,影响性能。
1、对于少量字符串连接,使用f-string格式化,如f"{name} is {age} years old",这是最快的方式。
2、当拼接多个字符串时,使用''.join(iterable)方法,尤其是列表中含有大量字符串时,效率远高于+=操作。
以上就是Python官网性能优化指南的学习_Python官网高效编程技巧汇总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