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智能聊天, 问答助手, AI 智能搜索, 免费无限量使用 DeepSeek R1 模型☜☜☜
特斯拉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的销量正遭遇断崖式下滑。最新数据显示,其在中国市场10月的交付量仅为26006辆,同比大幅下降3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纪录。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8.7%骤降至3.2%,缩水超过六成。
特斯拉Model Y
不仅中国市场承压,欧洲的表现同样惨淡。在瑞典,特斯拉10月销量同比暴跌89%;丹麦下降86%;挪威也录得50%的跌幅。“如今欧洲消费者拥有前所未有的多样化选择——无论是传统豪华品牌还是迅速崛起的中国电动车企,特斯拉已不再具备昔日的吸引力。” Electrifying平台CEO吉妮·巴克利指出。
内部困局浮现
销量下滑的背后,是特斯拉日益凸显的内部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产品更新迟缓。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特斯拉缺乏本地化适配的产品线和创新节奏的放缓,正在使其在欧洲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目前,公司销售主力仍集中于Model 3与Model Y及其小幅改款版本。而备受关注的Cybertruck在美国第三季度注册量同比锐减63%,并因饰板脱落、灯条松动等问题多次召回。在欧洲,消费者更青睐紧凑型车型与亲民价位,但特斯拉尚未推出相应产品满足需求。
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了管理危机。近期,Cybertruck项目核心负责人Siddhant Awasthi(主导该车型从研发到量产全过程)以及Model Y项目经理Emmanuel Lamacchia相继离职,造成关键岗位空缺。此外,前软件副总裁David Lau、电池与机器人部门资深工程师等多位高管也陆续出走,目前核心管理层仅剩马斯克与朱晓彤支撑局面。值得一提的是,Optimus人形机器人原负责人离职后,相关项目已暂停生产并进入重新设计阶段,原定今年量产5000台的目标宣告落空。
马斯克
与此同时,马斯克频繁发表争议性言论、公开支持极右翼政党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形象,尤其在注重社会价值观的欧洲市场引发了消费者的抵触情绪。
外部竞争围剿
内忧未解,外患愈演愈烈。以小米、比亚迪、蔚来、小鹏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正对特斯拉形成全面合围之势。
10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份额由9月的8.7%骤降至3.2%,意味着其在一个月内失去了过半阵地。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小米汽车凭借SU7与YU7两款车型,在当月实现销量48654辆,接近特斯拉同期销量的两倍。宏观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车市10月总销量达128.2万辆,同比增长7.3%,而特斯拉却逆势大跌,反映出其市场竞争力正加速衰退。

技术层面的优势也在被快速抹平。曾经引领行业的智能化标签正逐渐褪色。近年来,国产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突飞猛进,而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中表现不佳。有上海车主直播显示,FSD系统甚至出现压越公交专用道标线的情况。
相较之下,国内厂商采取“硬件冗余+高感知融合”的策略更为务实。例如全新问界M7搭载了包括1颗前向激光雷达、3颗分布式4D毫米波雷达和1颗后向固态激光雷达在内的共30个传感器,用于支持华为ADS 4.0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极氪的“千里浩瀚”方案更是配备了多达5颗激光雷达。
全新问界M7
在价格与配置的双重博弈中,中国品牌持续占据主动。通过“高配低价”的组合拳,不断压缩特斯拉的生存空间。当Model 3和Model Y自2019年以来未经历本质性升级时,比亚迪、小米、蔚来等对手早已完成多轮迭代,形成密集产品矩阵。特斯拉曾引以为傲的极简设计理念和高溢价模式,在愈发理性的中国消费者面前正逐步失效。
总体来看,特斯拉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是系统性且全方位的。国产电动车企不仅在产品布局、技术路线、定价策略上构建起严密包围网,更凭借深度本地化优势牢牢把握用户需求。
自救突围之路
面对严峻形势,特斯拉正试图通过多种手段力挽狂澜。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大幅降价。在英国市场,特斯拉向租赁公司提供高达40%的折扣,虽短期内消化了库存,但也可能损害品牌价值与盈利能力。
在中国,特斯拉延续激进定价策略。9月1日,上市不足一个月的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降幅达1万元。这种“上市即降”的做法虽遭早期车主不满,削弱品牌公信力,但特斯拉似乎已将其视为维持订单规模的必要代价。据统计,2025年全年,Model 3与Model Y累计降价幅度已达10%-14%。然而代价显著: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的汽车毛利率已下滑至16.3%。
特斯拉Model 3
除价格战外,特斯拉正推进“双线并进”的产品战略,以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
为迎合中国家庭用户对大空间的需求,并正面应对理想L9、问界M9等热门六座SUV,特斯拉于2025年秋季在中国专属推出Model Y L(长轴距版)。该车型长度增至4976毫米,轴距加长150毫米至3040毫米,并新增第三排座椅,起售价为33.9万元。截至10月,其产能已被预订一空,交付需排队至11月,初步展现出市场热度。此外,特斯拉近期低调上线Model Y长续航后驱版,据传仅北京地区某周六单日销量就接近400台,全国单日销量相当于上海超级工厂三周的产量。
据悉,特斯拉还在秘密研发代号为E41的“经济型Model Y”,计划于2026年在上海工厂投产。该车型将通过简化配置等方式降低约20%的制造成本,潜在起售价有望下探至21万元左右,意图切入主流家用市场。
结语
特斯拉正经历其发展史上最为艰难的时期。这位曾颠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先行者,如今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产品创新乏力、核心人才出逃,到市场竞争白热化、技术壁垒被打破,特斯拉的“内忧外患”已然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困局之网。
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崛起。从最初的追随者,到如今在多个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中国品牌依靠更快的产品迭代速度、更深的用户洞察力,彻底重塑了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规则。
未来,特斯拉若想重拾增长动能,不仅需要调整产品策略,更亟需从根本上转变对中国市场的认知与运营方式。
以上就是人才流失、友商围攻 特斯拉销量下滑后的“内忧外患”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