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创建索引可提升查询性能,需根据WHERE、JOIN、ORDER BY等场景选择高选择性列建立单列或组合索引,遵循最左前缀原则,避免在索引列使用函数,优先使用覆盖索引,控制索引数量以降低写入开销和存储占用,并通过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持续优化。

在 MySQL 中创建索引是提升查询性能的关键手段。合理使用索引可以显著加快数据检索速度,但不恰当的索引反而会拖慢写入性能并占用额外存储空间。下面介绍如何正确创建索引以及常见的优化方法。
可以在建表时创建索引,也可以对已有表添加索引。
1. 创建普通索引: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table_name(column);
2. 创建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dx_unique ON table_name(column);
3. 创建组合索引(多列索引):
CREATE INDEX idx_composite ON table_name(col1, col2, col3);
4. 建表时定义索引: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email VARCHAR(100),
INDEX idx_name (name),
UNIQUE INDEX idx_email (email),
INDEX idx_name_email (name, email)
);
不是所有列都适合加索引。应优先为以下类型的列建立索引:
组合索引遵循“最左前缀”匹配规则,查询必须从索引最左边的列开始使用才能生效。
例如,有索引 (name, age, city):
建议将筛选性强、使用频率高的列放在组合索引的前面。
虽然索引能加速查询,但也有代价:
建议定期审查无用索引,可通过以下语句查看未被使用的索引:
SELECT * FROM sys.schema_unused_indexes;
或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 统计信息进行分析。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索引创建的基本语法和优化思路,结合实际查询场景设计索引,才能真正发挥其性能优势。关键是理解执行计划(EXPLAIN),通过分析 SQL 是否走索引、是否回表、是否排序来持续调优。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