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d::atomic通过原子操作避免竞态条件,支持无锁编程;其基于CPU原子指令实现,提供store、load、CAS等操作,并可通过内存序优化性能,常用于无锁队列、自旋锁等场景。

在多线程编程中,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数据容易引发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导致程序行为不可预测。C++11引入了std::atomic来提供一种无需互斥锁即可安全操作共享变量的方式,是实现无锁编程(lock-free programming)的核心工具之一。
std::atomic模板类封装了一个类型为T的值,并保证对该值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的——即这些操作在执行过程中不会被其他线程中断。这意味着读取、写入或修改操作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成。
例如:
std::atomic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多个线程调用counter++时,不会出现两个线程同时读到相同值而导致计数丢失的问题。
其底层依赖于CPU提供的原子指令,如x86架构中的LOCK前缀指令、Compare-and-Swap (CAS) 等,确保操作在硬件层面具有原子性。
std::atomic支持多种操作,包括但不限于:
这些操作可以接受一个可选的内存序参数(memory order),控制操作的内存同步语义。常用的内存序有:
合理选择内存序可以在保证正确性的前提下提升性能。
利用std::atomic和CAS操作,可以构建高效的无锁数据结构,比如无锁队列、无锁栈等。
以简单的自旋锁为例:
std::atomic
void spin_lock() {
while (lock_flag.exchange(true, 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 自旋等待
}
}
void spin_unlock() {
lock_flag.store(false, 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这里的exchange使用acquire语义确保进入临界区的内存可见性,而store使用release语义确保退出时的写操作对其他线程可见。
更复杂的例子如无锁计数器、引用计数(如std::shared_ptr内部)、状态标志位更新等,都广泛使用原子类型避免锁带来的阻塞和上下文切换开销。
虽然std::atomic强大且高效,但也有一些使用上的限制: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std::atomic不仅有助于写出高性能的并发程序,也是理解现代C++多线程模型的重要一步。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的是内存序的选择和CAS的正确使用模式。
以上就是C++中的std::atomic如何保证线程安全_C++无锁编程与原子类型操作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编程怎么学习?编程怎么入门?编程在哪学?编程怎么学才快?不用担心,这里为大家提供了编程速学教程(入门课程),有需要的小伙伴保存下载就能学习啦!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