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s教程:高效统计并记录连续相同值的行数

心靈之曲
发布: 2025-11-24 11:25:00
原创
621人浏览过

pandas教程:高效统计并记录连续相同值的行数

本教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Pandas DataFrame中高效地识别并统计连续出现相同值的行数,并将这些计数作为一个新列添加。文章首先分析了常见的错误尝试,如全局计数和简单分组,然后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结合使用`shift()`、`cumsum()`和`groupby().transform('size')`来精确地为每个连续块生成其对应的长度,从而解决这一常见的数据处理挑战。

引言

在数据分析和处理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序列数据。其中一个常见需求是统计某个特定列中连续出现相同值的行数。例如,在一个日志文件中,我们可能想知道某个错误代码连续出现了多少次;或者在一个股票交易数据中,某个股票连续上涨或下跌了多少天。Pandas作为Python数据分析的核心库,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解决这类问题。本教程将指导您如何利用Pandas的特性,优雅地实现这一功能。

挑战:统计连续相同值

我们的目标是,给定一个DataFrame,其中包含一列数据(例如class),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列(例如consecutive_count),该列的每个值表示其所在行所属的连续相同值块的长度。

以下是我们期望的输出示例:

class    consecutive_count
a         3
a         3
a         3
b         2
b         2
c         1
d         1
e         3
e         3
e         3
f         1
a         1
c         1
d         2
d         2
登录后复制

常见误区与不足

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时,初学者往往会遇到一些常见的误区。理解这些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案。

groupby().transform('count') 的局限性

一种常见的尝试是使用groupby()结合transform('count')。

import pandas as pd

data = {'class': ['a', 'a', 'a', 'b', 'b', 'c', 'd', 'e', 'e', 'e', 'f', 'a', 'c', 'd', 'd']}
df = pd.DataFrame(data)

df['consecutive_count_attempt1'] = df.groupby('class')['class'].transform('count')
print(df)
登录后复制

输出结果:

   class  consecutive_count_attempt1
0      a                           4
1      a                           4
2      a                           4
3      b                           2
4      b                           2
5      c                           2
6      d                           3
7      e                           3
8      e                           3
9      e                           3
10     f                           1
11     a                           4
12     c                           2
13     d                           3
14     d                           3
登录后复制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transform('count')会计算整个DataFrame中每个类别的总出现次数,而不是仅仅计算连续出现的次数。例如,'a'在整个DataFrame中出现了4次,所以所有'a'都被标记为4,这与我们的需求不符。

shift().cumsum() 的分组作用

另一种尝试是利用shift()和cumsum()来识别连续块。

df['consecutive_group_id'] = (df['class'] != df['class'].shift()).cumsum()
print(df)
登录后复制

输出结果:

   class  consecutive_group_id
0      a                     1
1      a                     1
2      a                     1
3      b                     2
4      b                     2
5      c                     3
6      d                     4
7      e                     5
8      e                     5
9      e                     5
10     f                     6
11     a                     7
12     c                     8
13     d                     9
14     d                     9
登录后复制

这里,(df['class'] != df['class'].shift())会生成一个布尔序列,标记每个值是否与前一个值不同(即是否是新连续块的开始)。cumsum()则将这些布尔值(True为1,False为0)累加起来,从而为每个连续块分配一个唯一的ID。这非常接近我们的目标,因为它成功地将连续块区分开来。然而,它仅仅提供了分组ID,而不是每个组的计数。

核心解决方案

要精确地计算连续块的长度,我们需要结合上述两种思路的优点:首先识别出连续块,然后对这些连续块进行计数。

识别连续块的起始点

第一步是确定每个连续序列的起始位置。这可以通过比较当前行与前一行的数据来实现。如果它们不相同,则表示一个新的连续序列开始了。

绘蛙AI修图
绘蛙AI修图

绘蛙平台AI修图工具,支持手脚修复、商品重绘、AI扩图、AI换色

绘蛙AI修图 279
查看详情 绘蛙AI修图
# 标记新序列的开始
is_new_block = (df['class'] != df['class'].shift())
print(is_new_block)
登录后复制

输出(部分):

0      True  # 'a' 是第一个,与None不同
1     False  # 'a' 与 'a' 相同
2     False  # 'a' 与 'a' 相同
3      True  # 'b' 与 'a' 不同
...
登录后复制

为连续块分配唯一标识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cumsum()将这些True(视为1)累加起来,为每个连续块生成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 为每个连续块生成唯一ID
block_id = (df['class'] != df['class'].shift()).cumsum()
print(block_id)
登录后复制

输出(部分):

0     1
1     1
2     1
3     2
...
登录后复制

这个block_i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它将原始数据流中的所有连续相同元素有效地“分组”了。

计算每个连续块的大小

现在我们有了原始的class列以及为每个连续块生成的block_id。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信息进行分组,并计算每个组的大小。

我们将同时基于class列和block_id列进行分组。这样可以确保即使两个不连续的'a'块,也会因为它们的block_id不同而被视为不同的组。然后,使用transform('size')来获取每个组的元素数量,并将其广播回原始DataFrame的形状。

完整代码实现

import pandas as pd

# 示例数据
data = {'class': ['a', 'a', 'a', 'b', 'b', 'c', 'd', 'e', 'e', 'e', 'f', 'a', 'c', 'd', 'd']}
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原始DataFrame:")
print(df)
print("-" * 30)

# 核心解决方案:
# 1. (df['class'] != df['class'].shift()) 生成一个布尔序列,标记每个新连续块的开始。
#    第一个元素通常是True(因为NaN != value)。
# 2. .cumsum() 将这些True/False(1/0)累加,为每个连续块分配一个唯一的整数ID。
# 3. df.groupby(['class', block_id]) 根据原始类别和连续块ID进行分组。
#    这确保了即使值相同但位置不连续的元素也会被分到不同的组。
# 4. .transform('size') 计算每个组的大小,并将结果广播回原始DataFrame的索引,
#    使得每个原始行都能得到其所属连续块的计数。
df['consecutive_count'] = df.groupby(['class', (df['class'] != df['class'].shift()).cumsum()]).transform('size')

print("\n结果DataFrame:")
print(df)
登录后复制

输出结果:

原始DataFrame:
   class
0      a
1      a
2      a
3      b
4      b
5      c
6      d
7      e
8      e
9      e
10     f
11     a
12     c
13     d
14     d
------------------------------

结果DataFrame:
   class  consecutive_count
0      a                  3
1      a                  3
2      a                  3
3      b                  2
4      b                  2
5      c                  1
6      d                  1
7      e                  3
8      e                  3
9      e                  3
10     f                  1
11     a                  1
12     c                  1
13     d                  2
14     d                  2
登录后复制

可以看到,最终结果与我们期望的完全一致。

总结与应用

通过结合shift()、cumsum()和groupby().transform('size'),我们能够高效且准确地统计Pandas DataFrame中连续相同值的行数。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字符串类型的数据,也同样适用于数值类型。

关键点回顾:

  • df.shift():用于获取前一行的值,是识别序列变化的基石。
  • df['col'] != df['col'].shift():生成一个布尔序列,标记每个新连续块的起点。
  • .cumsum():将布尔序列转换为唯一的整数ID,从而将连续块逻辑地分组。
  • df.groupby([original_col, block_id_col]):基于原始值和生成的块ID进行分组,确保了组的唯一性。
  • .transform('size'):计算每个组的大小,并将结果“广播”回原始DataFrame的相应位置,保持了DataFrame的原始结构。

掌握这种模式对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日志分析或任何需要识别和量化连续事件的场景都非常有用。它展示了Pandas在复杂数据操作方面的强大灵活性和表达力。

以上就是Pandas教程:高效统计并记录连续相同值的行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