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iptables、fail2ban和系统加固构建多层防御体系可有效阻止端口扫描。1. 通过iptables的recent模块限制60秒内访问超10个端口的IP并封禁;2. 配置fail2ban监控日志,自动封锁SSH爆破等异常行为;3. 更改默认服务端口、禁用高危服务、隐藏banner信息减少暴露面;4. 启用SYN Cookie、关闭ICMP响应、优化内核参数缓解扫描攻击。结合白名单策略与实时告警,形成动态防护闭环,显著提升Linux主机安全性。

端口扫描是攻击者探测系统开放服务、寻找可利用漏洞的常见手段。在Linux环境中,仅靠防火墙默认配置往往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扫描行为。要有效阻止恶意端口扫描,需结合系统级防护策略与网络层控制措施,构建多层防御体系。
iptables 是 Linux 内核自带的包过滤工具,可通过设置规则主动识别并阻断异常连接尝试。
-A INPUT -p tcp --tcp-flags ALL FIN,URG,PSH -m recent --name portscan --set -j LOG --log-prefix "PortScan: " -A INPUT -m recent --name portscan --rcheck --seconds 60 --hitcount 10 -j DROP
fail2ban 能实时分析系统日志(如sshd、vsftpd),发现频繁失败登录或扫描迹象后自动调用防火墙封锁源IP。
减少对外暴露的信息量能显著降低被针对性攻击的风险。
调整系统网络栈参数有助于缓解扫描引发的资源消耗问题。
基本上就这些。综合运用防火墙规则、入侵检测机制和系统加固手段,能够大幅提高Linux主机抵御端口扫描的能力。关键在于持续监控日志、及时更新策略,形成动态防护闭环。不复杂但容易忽略。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