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web3.0 > 正文

移动平均线是什么?怎么看?一篇文从基础原理到策略看懂移动平均线

花韻仙語
发布: 2025-11-28 16:56:02
原创
529人浏览过

移动平均线是什么?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是将价格平均化后形成曲线的技术指标,目的在于过滤市场中潜在的杂讯,让整体趋势变得更容易以视觉化的方式观察。

基本概念:用平均值让价格走势更平滑

市场中的价格波动时常杂乱且毫无规律,加密市场中更是如此,因此移动平均线的基本概念就是透过平均值将这些跳动的数字抹平,让交易者看到更具代表性的趋势方向。

简单来说,当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正往上涨,均线就会呈现向上的趋势;反之若平均价格下跌,均线则会往下,因此可以单凭均线判断该段价格处于上涨或下跌。

核心用途:判读趋势方向

均线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在于它足够视觉化且相当易学,举例来说:

  • 当目前价格处于均线之上:代表目前价格高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值,为多头市场。
  • 当目前价格处于均线之下:代表目前价格低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值,为空头市场。

均线类型介绍:SMA、EMA、WMA 差异

均线有多种计算方式,不同类型的均线对于价格变化的反应速度不同,进而影响均线对于市场的敏锐度,最常见的三种均线为SMA、EMA、WMA。

SMA 简单移动平均线

SMA 是三种均线中最容易理解的均线,计算方式是将期间内所有天数的价格进行平均,因此每一天的价格权重都相同,如此一来将可获得三种均线中最平滑的曲线,适合用来观察长期趋势。

EMA 指数移动平均线

EMA 会针对接近当下的价格进行加权,因此对较新的价格较为敏感,好处在于能够最快的表现出市场趋势,进而较早抓到趋势变化。

WMA 加权移动平均线

WMA 同样会对近期的价格进行加权处理,差异在于WMA 是以线性的加权方式进行处理,因此反应速度会慢于EMA 但优于SMA。

三种均线比较

本段落整理出SMA、EMA、WMA 三种均线的优缺点帮助读者快速判别差异。

SMA EMA WMA
反应速度 中等
优点 稳定不易受杂讯干扰 反应最灵敏最早侦测趋势转折 灵敏度及平滑度取得平衡
缺点 讯号落后反应速度最慢 易受假讯号干扰 市场较少使用
适用情境 判断长线趋势过滤杂讯 短线及波段策略 需要中度敏感的交易策略

均线怎么看?

移动平均线的用途不只是单一一条线,投资者们可以藉由均线快速判断市场趋势、支撑压力位置与可能的转折讯号,例如:

  • 看价格与均线之间的关系:与前述相同,当价格位于均线上方时为多头市场,反之若在均线下方则为空头市场。
  • 均线作为动态支撑与压力:均线会形成动态的支撑压力,顾名思义均线会依据市场价格进行变化,与传统认知静态的水平支撑压力不同。
  • 均线排列与纠结:当均线依序排列时,市场可能正处于多头、空头趋势中,而均线纠结时则代表趋势不明朗,随时可能突破进而走出趋势。

均线纠结与排列型态

至于均线纠结与排列该怎么看?本段落将一一告诉你判别的方法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市场趋势。

均线纠结

均线纠结指得是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彼此靠近、互相交缠,此时各均线间并没有一定的排列顺序,视觉上呈现缠绕状态。

均线纠结时市场正处于多空不明的状态,同时价格波动缩小、波动率下降,此时市场正在等待一个明确方向,因此可将均线纠结视为市场正在蓄势待发的讯号。

均线排列

均线排列则是明显呈现出市场趋势,例如当均线呈现出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如5MA>20MA>60MA)时即是明显的多头市场,反之若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则是明显的空头市场。

均线纠结突破的交易方式

均线纠结本身不是讯号,但纠结之后的突破方向通常能够视为趋势方向,例如当价格向上突破纠结区且多条均线开始呈现上扬状态时,则可视为多头讯号并尝试进场多单,若保守一点则可等待价格突破纠结后回踩短期均线再进行操作。

均线参数设定教学

不同的均线参数将反映出不同的市场节奏,周期设定的越短,均线将会采样越短时间的资料进行呈现,呈现出的结果也会越敏感,而周期越长,单一价格影响整体均线的难度变高,呈现出的结果会更为稳定。

常见参数设定

在实战中往往会一次开启多条均线进行市场判断,如此一来较不容易受单一均线误导,以下是在股市及加密货币市场的常见参数。

股票市场 加密货币市场
短线参数 5MA、10MA 7MA、10MA
中线参数 20MA、30MA 21MA、30MA
长线参数 60MA、120MA、200MA 50MA、100MA、200MA

均线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的判断

交叉指得是短期均线穿过长期均线,由下往上穿意味着短期动能大于长期动能,上涨的机率较高,因此将其称为黄金交叉;而由上往下穿则相反,短期动能被长期动能所覆盖,下跌机率较高,称作死亡交叉。

不同周期交叉比较

无论是一小时、四小时、日线还是周线皆可以看到均线交叉产生,差异在于若交叉发生于小周期,讯号可能会频繁出现,同时假讯号机率也会增高,而大周期发生交叉的次数较少,但同时也更能有效过滤杂讯。

如何过滤假讯号

过滤假讯号的方法除了上述提及的观察大周期外,还可透过以下方法避免:

  • 观察趋势方向:在多头市场中发生金叉可将其视为趋势的延续,胜率相较在空头趋势中发生金叉而言将有感提升。
  • 观察成交量:发生交叉的同时若成交量也同步放大,则可推测目前市场上有大资金入场。

均线策略与实战应用

看完了均线大部分的使用及设定方法后,接下来将进入到建立交易策略的环节,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均线应用在实战市场上。

优先项:利用均线判断趋势

利用均线交易时,若能跟随趋势将能取得较高的胜率,因此首先要利用均线判别目前究竟是多头/空头市场。

以下图举例,椭圆形处K 线大多位于均线上方,且短期均线位于长期均线上方,因此可将目前的市场判别为多头市场,接下来即可寻找做多讯号再进行入场。

移动平均线是什么?怎么看?一篇文从基础原理到策略看懂移动平均线

黄金交叉/死亡交叉策略

确认完前段为上涨趋势后,接下来黄金交叉讯号就可以视为在多头市场中的趋势延续讯号,下图中在发生金叉后进场,并将止损设置在均线下方,即可成功完成一笔多单交易。

移动平均线是什么?怎么看?一篇文从基础原理到策略看懂移动平均线

均线缠绕策略

若市场当下发生均线缠绕,无法轻易判断市场趋势时,则可以利用均线缠绕/排列的方式进行判断及交易。

下图中红框处即为均线缠绕,三条均线毫无顺序的互相交叉,难以判断目前市场趋势,此时就需要等待市场给出明确讯号。

随后绿框处发生均线排列(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就是市场转向多头趋势的讯号,因此入场多单交易并将止损设置在均线下方,该笔交易最终以止盈收场。

移动平均线是什么?怎么看?一篇文从基础原理到策略看懂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常见错误与限制

虽然均线好用、易懂且相当视觉化,但许多新手在使用时均线容易忽略部分细节而导致判断失误,尤其是以下三点需要多加注意。

指标滞后性

均线的核心在于将过去的价格平均化,其中过去的价格就相当于不记入当前的市场价格,因此它相较于当今的市场必定存在延迟。

这问题将导致利用均线交易的投资者无法在行情启动时跟上,进场点会落在趋势启动后的一段时间,若刚好碰上趋势反转,则可能进场在一个最差的位置。

震荡市场易失效

犹如前述均线缠绕的情况,市场中频繁出现不规律的黄金交叉、死亡交叉,此时若于行情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入场交易,非常可能受假讯号影响,进而使多次交易皆以止损离场。

难以单独判断行情

许多新手会误以为均线能够详细的分析市场,并透过单一讯号如:黄金/死亡交叉就能够获利,利用这种想法或许能在市场上获利一两次,但长久来看绝对是负收益。

仍建议使用MACD、RSI 等其余指标搭配均线共同分析,较能有效过滤杂讯,进而避免假讯号的干扰。

移动平均线常见问题

20MA、60MA、120MA 分别代表什么?

均线前面的数字代表计算过去几根K 线的价格,例如20MA 即是采用过去20 根K 线所计算出的均线,而20MA、60MA、120MA 更是均线中投资者常用的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参数。

均线适合短线还是长线?

两者都适合,但它们的用途却不尽相同:

  • 短线:短参数(如:5MA、10MA、20MA)迅速判断趋势反转,适合高频交易者。
  • 长线:长参数(如:60MA、120MA、200MA)判断长期趋势,适合长期持有者。

移动平均线会失效吗?

会,特别是在行情不明朗的市场中,当市场出现讯号但结果却不如预期时,即可将此次讯号判定为失效,并复盘失效原因及考虑加入其他指标作为滤网。

什么情况不应该用均线?

首先震荡盘使用均线时并不会增加交易胜率,反而容易因假讯号而使交易失效,其次就是在重大 事件后(例如因川普话语导致市场波动)也容易因价格波动剧烈使指标失效。

结语

移动平均线之所以能成为技术分析中最经典、最常被使用的指标,不只是因为它简单易懂,更因为它能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市场的趋势,但是移动平均线并非万能,无法帮助投资者达到100% 胜率,更无法找出精确的进出场点位,因此均线的正确用法是将其视为辅助判断市场趋势的工具,而非单一进场讯号。

以上就是移动平均线是什么?怎么看?一篇文从基础原理到策略看懂移动平均线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最佳 Windows 性能的顶级免费优化软件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下载
来源:php中文网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请联系admin@php.cn
最新问题
开源免费商场系统广告
热门教程
更多>
最新下载
更多>
网站特效
网站源码
网站素材
前端模板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举报中心 意见反馈 讲师合作 广告合作 最新更新 English
php中文网:公益在线php培训,帮助PHP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服务号 技术交流群
PHP中文网订阅号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PHP中文网APP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