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http请求应该放在componentDidMount中去操作,这是对于异步请求来说的;而对于同步的状态改变,react网络请求可以放在componentWillMount中,一般用的比较少。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10系统、react18.0.0版、Dell G3电脑。
react http请求放在哪?React网络请求到底该放在哪个生命周期中?
总的来说,对于异步请求,最好放在componentDidMount中去操作,对于同步的状态改变,可以放在componentWillMount中,一般用的比较少。
如果认为在componentWillMount里发起请求能提早获得结果,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通常componentWillMount比componentDidMount早不了多少微秒,网络上任何一点延迟,这一点差异都可忽略不计。
看看react的生命周期:
constructor() ----> componentWillMount() ----> render() ----> componentDidMount()
上面这些方法的调用是有次序的,由上而下依次调用。
constructor被调用是在组件准备要挂载的最开始,此时组件尚未挂载到网页上。
componentWillMount方法的调用在constructor之后,在render之前,在这方法里的代码调用setState方法不会触发重新render,所以它一般不会用来作加载数据之用。
里面有2个文件夹。其中这个文件名是:finishing,是我项目还没有请求后台的数据的模拟写法。请求后台数据之后,瀑布流的js有一点点变化,放在文件名是:finished。变化在于需要穿参数到后台,和填充的内容都用后台的数据填充。看自己项目需求来。由于chrome模拟器是不允许读取本地文件json的,所以如果你要进行测试,在hbuilder打开项目就可以看到效果啦,或者是火狐浏览器。
92
componentDidMount方法中的代码,是在组件已经完全挂载到网页上才会调用被执行,所以可以保证数据的加载。此外,在这方法中调用setState方法,会触发重新渲染。所以,官方设计这个方法就是用来加载外部数据用的,或处理其他的副作用代码。与组件上的数据无关的加载,也可以在constructor里做,但constructor是做组件state初绐化工作,并不是做加载数据这工作的,constructor里也不能setState,还有加载的时间太长或者出错,页面就无法加载出来。所以有副作用的代码都会集中在componentDidMount方法里。
总结:
1.跟服务器端渲染(同构)有关系,如果在componentWillMount里面获取数据,fetch data会执行两次,一次在服务器端一次在客户端。在componentDidMount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componentWillMount同样也会render两次。
2.在componentWillMount中fetch data,数据一定在render后才能到达,如果你忘记了设置初始状态,用户体验不好。
3.react16.0以后,componentWillMount可能会被执行多次。
推荐学习:《react视频教程》
以上就是react http请求放在哪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