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苹果公司一直在积极推动其供应链的多元化,试图将iphone和ipad的部分生产转移至印度,旨在降低成本并分散风险。然而,据台媒7月23日报道,苹果在印度的生产布局并非一帆风顺,反而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如今,苹果正在将部分iphone产能转移回中国。

苹果曾一度对印度制造寄予厚望。彭博社早前报道,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紧随中国大陆之后,几乎同步向全球市场供应 iPhone 15 系列手机,彰显出两地生产周期的紧密接轨。印度政府及产业界对此充满期待,甚至公开宣称未来五年内要将产值提升五倍,力图成为苹果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容忽视。据报道,苹果今年已经做出调整,将部分 iPhone 16 的产能重新分配给中国大陆的代工厂商,比亚迪和立讯精密等企业已成为苹果最新的合作伙伴,参与到新款 iPhone 的生产之中。这一转变表明,尽管苹果持续寻求供应链的全球化与多元化,但在面对生产复杂性与质量控制的挑战时,中国大陆成熟的产业链依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拥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这为消费电子制造业提供了天然优势,与 20 年前的中国颇为相似。同时,超过 14 亿的人口不仅意味着丰富的劳动力,还孕育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然而,印度在发展消费电子制造业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analys 的数据,2024 年第二季度,尽管面临季节性需求低迷及极端天气的多重因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仍实现了 1% 的微幅增长,总出货量达到 3640 万台。小米、vivo、三星、realme 真我及 OPPO 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前列,而苹果虽为全球领军品牌,却未能跻身前五。

苹果CEO蒂姆·库克计划提升印度制造在iPhone生产中的比重,意在降低风险和成本,同时刺激苹果手机在印度市场的销量。
2024年第二季度,苹果在印度的年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近80亿美元,同比增长33%。然而,在印度约6.9亿部活跃智能手机中,iPhone的占有率仅约为3.5%,显示出苹果在印度市场的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自2022年起,市场传出消息,苹果供应商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每年在印度生产超5000万部iPhone,并有意向额外生产数千万部,意在将印度打造为全球iPhone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富士康计划在印度南部建设新工厂,目标年产2000万部iPhone,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
尽管蓝图宏伟,但印度制造的实际表现与预期尚有距离,暴露出供应链、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隐忧。
至少从2023年开始,印度工厂在组装iPhone 15时便遇到一系列挑战,包括产品品质未能达到苹果的高标准,导致大量订单被退回,迫使苹果采取降价措施来消化这批不合格产品。这一事件促使库克亲赴中国大陆,重新审视供应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尽管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拥有廉价劳动力优势,但缺乏成熟且完整的消费电子制造业生态系统,在优秀技术工人储备、稳定的商业环境、全面的产业链配套以及成熟的市场机制方面存在不足。这意味着,尽管人工成本低廉,但综合生产成本不一定能显著降低,甚至可能因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而得不偿失。
苹果面临中国市场挑战
与此同时,苹果正面临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2023年下半年,华为Mate 60系列、小米15系列等中国本土高端手机品牌的强势崛起,对苹果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侵蚀了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加之印度制造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品质疑虑,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受到了明显影响。在此背景下,苹果选择重新聚焦中国市场,部分产能回归中国,旨在稳固其市场地位,尽管这种举措对提振消费者信心的作用或许有限。
以上就是印度制造难担重任 苹果终归是离不开Made in China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