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消息,近日,任正非此前关于日本“失去的30年”的言论再度引发热议,激起广泛讨论。
在这一观点中,任正非明确指出:不创新就是等死,而日本正是最典型的例证!
他提到,日本错失了从模拟电子向数字电子转型的关键历史机遇。而美国则巧妙地将日本的资金引导至自身市场。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的电子技术席卷全球,美国则采取开放策略,大量向日本出售资产。“美国地大物博,你买几栋楼算什么?尽管买!”任正非形容道,“于是日本几乎要把整个美国都买下来。”
然而到了90年代,当技术从模拟转向数字时,日本因拥有巨额投资和既有技术体系,本能地倾向于延续原有路径以获取收益,不愿进行颠覆性变革。而此时美国的数字技术成功率已超过33%,成本比日本低五六倍,迅速在数字时代重夺主导权。
一旦美国完成技术跃迁,日本便陷入资金困境。“没钱了,之前买的楼只能低价抛售,美国又用极低的价格把这些资产重新买回。”任正非以此揭示了一场无形的财富转移。他以柯达为例:虽然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但为了维护其庞大的胶片资产利益,最终未能推动创新。
“我们必须持续对自己、对当下、对未来、对世界保持批判性思考,才有可能赢得发展机会。”任正非强调,“我认为自我批判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机制。全球范围内,有两个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第一个就是美国。”
“这些年来,华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取得成绩,关键就在于自我批判——主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正是这种机制,让我们活到了今天。”

以上就是华为坚持自我批判才活到今天!任正非谈日本失去的30年观点被重提:不创新就是等死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