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从包含特定模式的字符串列中提取子串,并将其分离到不同的列中。Pandas提供了强大的str访问器,结合正则表达式(str.extract)或简单的分隔符(str.split)可以高效完成此任务。
假设我们有一个DataFrame df,其中包含一个名为 "Cypher" 的列,其值可能包含斜杠 /,例如 "d7/I" 或 "7/-"。我们的目标是将斜杠前后的部分分别提取到 "Cypher" 和 "Bass" 两列中。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示例DataFrame: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data = {
'Cypher': ['', '2', '43', '64', '65', 'j9', 'j43', 'j65', 'j2', '/I', '7',
'7/-', 'd6', 'ø7', 'ø2', 'd43', 'd64', 'd7', 'd7/I', 'ø65', 'ø7/I',
'6', 'j7', 'd7/-', 'ø7/-', 'd7/VI']
}
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原始DataFrame:")
print(df.head(10))对于包含斜杠的字符串,str.extract('(.*)/(.*)') 可以有效提取出两部分:
extracted_data = df.Cypher.str.extract('(.*)/(.*)').dropna()
print("\n部分提取结果 (仅包含斜杠的行):")
print(extracted_data)如果我们将提取结果直接赋值给新的列,这是可行的:
df_copy = df.copy()
df_copy[['Cyph', 'Bass']] = df_copy.Cypher.str.extract('(.*)/(.*)')
print("\n赋值给新列 'Cyph' 和 'Bass':")
print(df_copy.head(15))上述操作会将提取到的值放入 'Cyph' 和 'Bass' 列,对于不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则会填充 NaN,这符合预期。
问题出在尝试使用 .loc 进行条件性赋值,并且目标列中包含原列名时。例如,当试图将提取结果直接赋回 "Cypher" 列并创建 "Bass" 列时:
# 尝试失败的例子 (会产生NaN)
# df.loc[df.Cypher.str.contains('/'), ['Cypher', 'Bass']] = df.Cypher.str.extract('(.*)/(.*)')上述代码尝试对满足 df.Cypher.str.contains('/') 条件的行,将其 "Cypher" 和 "Bass" 列更新为 str.extract 的结果。然而,执行后,这些行对应的 "Cypher" 和 "Bass" 列会意外地变为 NaN。
原因分析:df.Cypher.str.extract('(.*)/(.*)') 的结果是一个新的 DataFrame,其列名默认是 0 和 1。当使用 .loc 进行多列赋值时,Pandas 会尝试根据列名进行对齐。由于源 DataFrame(str.extract 的结果)的列名 0, 1 与目标 DataFrame 的列名 Cypher, Bass 不匹配,Pandas 无法找到对应的列进行赋值,因此会用 NaN 填充。即使目标列中包含原列名,如果源 DataFrame的列名不对齐,也会出现问题。
为了正确地实现条件性多列赋值,我们需要确保源数据与目标数据在结构和列名上能够正确匹配。以下是几种推荐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正则表达式中使用命名捕获组 (?P<name>...),我们可以让 str.extract 返回的 DataFrame 拥有我们指定的列名。这样,在进行 .loc 赋值时,列名就能正确对齐。
df_named_groups = df.copy()
mask = df_named_groups['Cypher'].str.contains('/')
# 使用命名捕获组,确保str.extract的输出DataFrame有正确的列名
extracted_df = df_named_groups['Cypher'].str.extract('(?P<Cypher>.*)/(?P<Bass>.*)')
df_named_groups.loc[mask, ['Cypher', 'Bass']] = extracted_df.loc[mask]
print("\n解决方案1: 使用命名捕获组")
print(df_named_groups.head(15))说明: (?P<Cypher>.*) 将匹配到的第一部分命名为 "Cypher" 列,(?P<Bass>.*) 将第二部分命名为 "Bass" 列。这样,str.extract 返回的 DataFrame 就有了 'Cypher' 和 'Bass' 这两列,与 .loc 目标列名完全匹配,从而实现正确赋值。
另一种方法是,在进行 .loc 赋值时,将 str.extract 的结果转换为 NumPy 数组。这样可以绕过列名对齐的机制,直接按位置进行赋值。
df_to_numpy = df.copy()
mask = df_to_numpy['Cypher'].str.contains('/')
# 提取数据,并转换为NumPy数组
extracted_array = df_to_numpy.loc[mask, 'Cypher'].str.extract('(.*)/(.*)').to_numpy()
df_to_numpy.loc[mask, ['Cypher', 'Bass']] = extracted_array
print("\n解决方案2: 转换为NumPy数组")
print(df_to_numpy.head(15))说明: to_numpy() 将 str.extract 返回的 DataFrame 转换为一个二维 NumPy 数组。当对 DataFrame 的多列进行赋值时,如果右侧是一个 NumPy 数组,Pandas 会按位置将数组的列与目标列进行匹配。
如果我们希望一次性处理所有行,无论是否包含斜杠,并且将结果分别放入 "Cypher" 和 "Bass" 列,可以使用更灵活的正则表达式。
df_simplified_regex = df.copy()
# 使用非捕获组 (?:...) 和可选匹配 ?
# (?:/(.*))? 表示斜杠及后面的内容是可选的
df_simplified_regex[['Cypher', 'Bass']] = df_simplified_regex['Cypher'].str.extract('([^/]*)(?:/(.*))?')
print("\n解决方案3: 简化正则,一次性处理所有行")
print(df_simplified_regex.head(15))说明: ([^/]*) 捕获所有非斜杠字符作为 "Cypher" 部分。(?:/(.*))? 是一个非捕获组,表示斜杠 / 及其后面的任意字符 (.*) 都是可选的。如果存在斜杠,后面的内容会被捕获到 "Bass" 列;如果不存在,"Bass" 列将为 NaN。这种方法避免了条件筛选,直接作用于整个 DataFrame。
对于简单的分隔符(如斜杠 /),str.split 往往是更简洁、更直观的选择。它也可以直接展开为多列。
df_split = df.copy()
# 使用str.split并expand=True直接创建多列
df_split[['Cypher', 'Bass']] = df_split['Cypher'].str.split('/', expand=True)
print("\n解决方案4: 使用str.split")
print(df_split.head(15))说明: str.split('/', expand=True) 会将 "Cypher" 列的字符串按 / 分割,并将结果展开成新的两列。如果字符串不包含 /,第二列将填充 NaN。这种方法通常比正则表达式更易读,且性能也很好。
在Pandas中进行字符串提取和多列赋值时,理解Pandas如何处理DataFrame之间的列对齐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这些策略,您可以更有效地在Pandas中进行字符串数据清洗和重构,避免常见的赋值陷阱,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Pandas DataFrame str.extract与loc赋值策略深度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