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6》的移动系统如今成为ea、dice工作室以及玩家群体热议的焦点,甚至因此激化了“z世代玩家(zoomers)”与“战地老爸(battledads)”之间的对立争执。

在FPS游戏圈中,很少有话题能像“移动机制”这样引发如此激烈的争论。随着新老玩家纷纷涌入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战地》正统续作,一个问题逐渐浮现:《战地6》究竟应该服务于哪一类玩家?
近年来,《使命召唤》等快节奏射击游戏不断强化高机动性玩法——诸如喷气背包、墙面奔跑,乃至最新的“全向移动(Omnimovement)”系统。而《战地》系列长期以来则被视为这类高速玩法的反面代表,强调战术配合、真实感和稳重的战场节奏。
然而,当8月《战地6》测试版首次引入系列前所未有的高机动移动机制时,许多资深粉丝——也就是被戏称为“战地老爸”的群体——立即表达了强烈反对,要求开发团队进行回调。
EA与DICE迅速做出反应,当月即宣布将调整《战地6》的移动设计,以回归更平衡、更贴近传统《战地》风格的体验。具体改动包括:降低横向移动速度、削弱跳跃惯性,并弱化滑铲或空中开火时的操作优势。
这一决定随即点燃了年轻一代玩家(即“Zoomers”)的不满情绪——他们成长于《使命召唤》主导的快节奏射击环境中,更青睐灵活多变的操作方式。一场代际之争就此爆发。

内容创作者@Reave当时发文批评:“又一个3A工作室为了讨好那些每周只玩一小时、从不接触高端操作的玩家,直接砍掉了游戏的核心机动性。”
对此,另一位主播@TeioStreams反击道:“醒醒吧。想要玩高机动射击游戏?那就去玩COD好了。《战地》从来就不是为那种风格设计的。”


数月过去,阵营依旧泾渭分明。游戏正式上线后,不少“战地老爸”认为当前的移动系统恰到好处,还原了系列应有的战术质感;而“Zoomers”则持续呼吁恢复测试版中的高速移动设定,追求更具动态感的战斗节奏。

据PC Gamer观察,目前EA与DICE仍采取中间路线,试图在两种风格之间寻找平衡点。
DICE首席游戏设计师Florian Le Bihan活跃于社交平台,持续收集反馈并评估《战地6》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最近的发言或许让双方都不太满意——他表示将进行“小幅优化”,但明确排除了大幅提升基础移动速度的可能性。
面对一名希望回归8月B测版本移动机制的玩家,Bihan回应称:“我们不会回到公开测试时的那套系统,但确实在调整一些感觉不够流畅的部分。细节会在准备就绪后公布。”
“Zoomers”仍在期待更多机动自由,希望能无限接近测试版的畅快体验;而“战地老爸”们则保持警惕,唯恐开发组再次走上“过度修正”的老路。
一则热门Reddit帖子写道:
“我最怕的就是他们又一次矫枉过正,就像《战地2042》那样。当初从超大地图一口气缩到全是中小地图,完全是反向修复。别在移动机制上重蹈覆辙,DICE。”

如果《战地6》为了吸引COD玩家而彻底转向高速移动风格,那么它终将失去自身的灵魂,不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地”对决。
以上就是《战地6》移动机制引争议 COD小将vs战地老爸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