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苹果id被盗,1分钟内就被刷走了4140元!”——近期,在小红书、抖音等多个社交平台上,不断有用户发帖,诉说自己苹果id被盗刷的惨痛经历。
有人因此事而加入的维权群,在短短几天内,成员便已超过了200人。据一位接近中消协的人士透露,近期苹果方面的相关客诉量,确实比较高。
与2018年那次集中爆发的、通过“钓鱼链接”进行的盗刷不同,如今的行骗者,手法已迭代升级,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防范。
他们不再使用老套的钓鱼链接,而是伪装成电商平台上的“卖家”,以出售低价的山姆会员卡、健身卡、视频会员等为诱饵,诱导消费者掉入其精心设计的骗局。

在沟通过程中,骗子会以“需绑定苹果账号激活”为由,向受害者索要其苹果ID和密码。随后,又以“登录验证”为名,索要短信验证码。
一旦得手,他们便会利用这些信息,偷偷地关闭用户的人脸验证功能、并开启免密支付,从而绕过苹果的“双重”防护,实施多笔盗刷。

多位遭遇盗刷的网友表示,在整个扣款过程中,他们没有被要求输入任何密码,也没有进行人脸识别,均为自动扣费,这让他们对苹果系统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此外,苹果在发送验证码的短信中,也并未详细提示该验证码的具体用途,这也是导致许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关键信息的重要原因。
对此,苹果客服的回应是,用户遭遇盗刷的核心原因,在于将自己的苹果ID和密码,泄露给了他人。
而支付领域的专家则指出,苹果在风险识别和干预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的“水土不服”。与国内多数平台会对异常登录进行强制二次验证甚至临时锁号不同,苹果似乎更倾向于将安全保障的责任,交由用户自主选择。

那么,作为苹果用户,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ID,避免手机变成别人的“提款机”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绝对不能向任何人,泄露自己的账户密码和验证码。
其次,对于电商平台上那些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或服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切勿轻信。
一旦发现账户有异常登录或不明消费,应立即修改密码,并通过相关路径发起申诉,同时截图保存好所有证据,并向警方报案。
法律专家也建议,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明确免密支付的安全标准和各方责任,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手机秒变“提款机”!大量苹果用户中招,一场以“电商伪装”的新型骗局正在上演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