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国手机出海的“隐形冠军”,在非洲缔造了“每两部手机就有一部是它”的销量传奇。它就是传音控股,曾凭借“非洲手机之王”的赫赫威名,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
然而,如今,这位昔日王者的光环,正在迅速褪去。在竞争对手的围剿与成本上涨的双重挤压下,传音正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传音的传奇,始于其创始人竺兆江的一次大胆“出走”。2006年,他毅然跳出了当时国内“山寨机内卷”的红海,将目光瞄准了尚处功能机时代的非洲大陆。
竺兆江深谙“本土化”是制胜的关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他独家首创的、针对非洲消费者深肤色的美颜技术,成功解决了他们在夜间拍照时“一团黑”的痛点。此外,多卡多待、防汗防摔、超大音量等一系列精准的本土化创新,让传音迅速赢得了市场。
到2017年,传音正式超越三星,登顶非洲手机市场的销量冠军。2019年,传音成功登陆科创板,被誉为“非洲小华为”。然而,光环之下,危机也已悄然浮现。

随着小米、华为、OPPO、vivo等国内手机巨头,携带着强大的供应链和价格优势,大举进军非洲市场,传音赖以生存的中低端市场,正遭到猛烈的蚕食。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传音在非洲的市场份额虽仍高达51%,但其年增长率已放缓至6%;而位列第三的小米,其年增长率却高达32%,攻势凌厉。
这场激烈的围猎,直接反映在了传音的财报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微降3.3%,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暴跌了近45%。
面对利润的持续失血,传音已开始加速产品结构升级,并积极开拓南亚、拉美等新市场,以寻求新的增长曲线。然而,这些新业务尚处于“烧钱”的投入期,短期内难以扭转局面。

如果说竞争对手的围剿是“明枪”,那么,成本的上涨与专利的纠纷,就是刺向传音的两支“暗箭”。
全球存储芯片的涨价潮,直接击中了以中低端机型为主的传音的“命门”,大幅侵蚀了其本就有限的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传音还深陷与华为等公司的旷日持久的专利诉讼“泥潭”。早在2019年,传音就曾因“一张壁纸”的侵权,向华为赔偿了2000万元。
内外挑战的叠加,也让资本市场对传音的未来,产生了担忧。截至11月4日,传音控股的市值,较其1800亿元的高光时刻,已蒸发了近千亿元。

四面楚歌的传音,能否在“群狼”的环伺下成功突围,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以上就是利润暴降45%,“非洲手机之王”传音为何突然不“香”了?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