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是MongoDB中类似关系型数据库表的结构,无需预先定义,插入数据时自动创建,如db.users.insertOne()会生成users集合;也可用db.createCollection()显式创建并配置特殊选项,如固定大小或验证规则;通常建议直接插入数据让集合自动建立,仅在需特殊设置时显式创建,且集合名区分大小写,创建后不可重命名。

MongoDB 是文档型数据库,和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不同,它没有“建表”这个概念。在 MongoDB 客户端中,你不需要像 MySQL 那样使用 CREATE TABLE 来创建表。取而代之的是“集合(Collection)”,而集合是在插入第一条数据时自动创建的。
在 MongoDB 中,“集合”相当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但它不需要预先定义结构(schema),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先建好集合才能写数据。
示例:
db.users.insertOne({name: "张三", age: 25})
执行后,users 集合就会被自动创建(如果还不存在)。
示例:
db.createCollection("orders", { capped: true, size: 100000 })
这会创建一个大小受限的集合 orders。
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推荐直接插入数据,让集合自动创建即可。只有在需要特殊配置(如固定集合、文档验证、索引预设等)时才显式调用 createCollection。
基本上就这些。MongoDB 的设计就是灵活、按需创建,不用为“怎么建表”费劲。你只需要关注数据怎么存、怎么查。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的是:集合名是区分大小写的,而且一旦创建就不能重命名(除非复制再删除)。
以上就是mongodb客户端如何建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