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处理与返回值应根据错误性质选择:意料之外的错误抛异常,正常业务流程中的失败返回特定值,结合使用可提升代码健壮性与可读性。

在 Python 中,异常处理和函数返回值的设计直接影响代码的健壮性和可读性。合理选择何时抛出异常、何时返回特定值,是编写高质量函数的关键。
当函数执行遇到无法继续的错误时,抛出异常通常比返回特殊值(如 None 或 -1)更清晰。例如,从列表中查找元素的索引:
但在某些场景下,返回值更合适。比如一个搜索函数,找不到结果属于正常流程的一部分,返回 None 比抛异常更自然。
异常适合处理“异常”情况,而不是控制程序流程。用 try-except 去捕获常见输入错误,会导致性能下降且难以阅读。例如判断字典是否包含某个键: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这种“请求原谅而非许可”(EAFP)风格虽是 Python 特色,但应适度使用。
函数应明确告知调用者失败原因。一种方式是返回包含状态的元组,如:
(success, result)但这需要调用方每次都检查状态。更好的做法是:正常情况返回结果,异常情况抛出有意义的异常,并附带信息:
实际开发中,可以结合两种机制。例如一个数据解析函数:
这样调用者可以根据上下文决定是否需要 try 包裹,逻辑也更清晰。
基本上就这些。关键是理解错误的本质:是意料之外的问题,还是业务逻辑的一部分。根据这点做决定,代码会更易维护。
以上就是Python 异常处理与函数返回值的权衡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