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编程工具cursor发布了2.0版本,带来两项重大更新:自研编码模型composer和用于并行协作多个智能体的新界面。这标志着cursor从“ai外壳”向“ai原生平台”的进化。此前,cursor只能使用claude、gpt等第三方模型,这虽为其起点,却也成了发展瓶颈。composer的发布,堪称cursor打破瓶颈的“独立宣言”。
Composer是一款前沿模型,速度达到同等智能模型的4倍。在基准测试中,它实现了前沿水平的编码智能,生成速度达每秒250个token,约是领先快速推理模型的两倍、同类前沿系统的四倍。尽管其智能程度不敌GPT - 5等最佳前沿模型,但能匹敌中端前沿系统智能水平,且在所有测试类别中生成速度最快。该模型专为Cursor中的低延迟智能体式编码打造,大多数回合在30秒内完成。早期测试者认可其快速迭代能力,愿意用它处理多步骤编码任务。
官方表示,Composer通过强大工具训练,包括覆盖整个代码库的语义搜索,在理解和处理大型代码库方面表现出色。训练中,它使用生产级搜索与编辑工具,高效解决各类问题。Composer的研发源于Cursor团队开发Cursor Tab时的经验。开发者希望使用既智能又支持交互式使用的模型,保持编码专注与流畅。研发中,团队试验了代号Cheetah的原型智能体模型,Composer是其更智能的升级版,能支撑交互式体验,让编码顺滑。
从架构上看,Composer是混合专家(MoE)模型,支持长上下文生成与理解。它在多样化开发环境中强化学习,针对软件工程专项优化。每次训练迭代,模型接收问题描述并产出最佳响应,能使用简单工具和强大能力。为衡量进展,团队构建了新基准测试Cursor Bench,由真实智能体请求和精心整理的最佳解决方案组成,考察智能体正确性及对代码库和软件工程实践的遵循程度。
强化学习使模型针对性优化,鼓励高效选择工具和最大化并行处理,减少不必要回复和无依据陈述。在RL过程中,模型还自发习得执行复杂搜索、修复linter错误和编写运行单元测试等能力。Composer已被Cursor工程团队用于日常开发,且完全集成到Cursor 2.0中。
Cursor 2.0的界面设计更换,更加聚焦,以“智能体”为中心,而非传统文件结构。用户可专注结果,让智能体处理细节。需要时,可在新布局中打开文件或切换回经典IDE界面。Cursor 2.0能并行运行多个智能体,互不干扰,得益于git worktree或远程机器支持。让多个模型同时处理同一问题并择优采用,能提升最终结果,尤其在难任务上。
every.to博客举例,开发者可让多个AI智能体负责项目不同部分,像一群实习生各自负责文章不同章节并同时汇报。此外,随着智能体编码增多,出现代码评审与变更测试两个新瓶颈。Cursor 2.0开始解决这些问题,支持快速审阅智能体变更,深入代码,还构建原生浏览器工具,让Cursor测试工作并持续迭代至产出正确结果。
高效训练大型MoE模型需大量基础设施与系统研究投入。团队基于PyTorch和Ray构建定制化训练基础设施,支持大规模异步强化学习。通过MXFP8 MoE kernels与专家并行和混合分片数据并行结合,在原生低精度下训练模型,降低通信开销,扩展到数千张NVIDIA GPU,且无需训练后量化就能实现更快推理速度。
进行RL时,模型要调用Cursor Agent框架中的工具,这需要在云端并发运行数十万份隔离的沙盒编码环境。团队改造Background Agents基础设施,重写虚拟机调度器,适配训练运行的突发性与规模,实现RL环境与生产环境的无缝统一。
作为明星级AI编程工具,Cursor 2.0收获众多关注。参与早期体验的开发者评价不一。every.to博客收集了开发者的反馈,X上也有网友分享体验,甚至有人玩笑式让Cursor 2.0构建AGI。
以上就是Cursor 2.0携自研模型Composer登场,编码速度提升4倍!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