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确认磁盘I/O负载,使用iostat检查%util和await指标;再通过iotop定位高I/O进程;接着用lsof分析其访问文件;最后调整vm.dirty_ratio等参数优化写入策略。

如果您在使用Linux系统时,发现服务器响应迟缓、应用性能下降,这很可能是由于磁盘I/O过高导致的。高I/O会使CPU长时间处于等待状态,从而影响整体系统性能。以下是分析与解决此问题的步骤:
本文运行环境:Dell PowerEdge R750,Ubuntu 24.04。
首先需要确认系统是否存在I/O瓶颈,并定位是哪个磁盘设备承受了过大的压力。通过全局监控工具可以获取磁盘的整体性能指标。
1、打开终端,执行命令 iostat -x 1 5 来查看磁盘的详细I/O统计信息,该命令会每隔1秒刷新一次,共显示5次结果。
2、重点观察输出中的 %util 指标,如果该值持续超过70%,则表明该磁盘I/O负载已非常高,存在性能瓶颈。
3、同时关注 await 值,它表示I/O请求的平均等待时间(毫秒),数值越高说明请求排队越严重。
在确定了是哪个磁盘设备出现问题后,下一步是找出究竟是哪个或哪些进程在大量进行读写操作。这需要使用能按进程划分I/O资源的监控工具。
1、安装 iotop 工具,执行命令 sudo apt install iotop 进行安装。
2、运行命令 sudo iotop -o,此命令将只显示当前正在进行I/O操作的进程。
3、在实时滚动的列表中,根据 WRITE 和 READ 列的数值大小,找到I/O消耗最高的进程,记下其PID(进程ID)。
找到罪魁祸首进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它正在访问哪些文件,以判断其行为是否正常,为后续的解决措施提供依据。
1、使用上一步获取的PID,执行命令 sudo lsof -p PID (将PID替换为实际的进程号),该命令会列出该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
2、观察输出结果,重点关注被频繁读写的日志文件、数据库文件或临时交换文件(swap file)。
3、若发现进程在大量读写 /var/log 目录下的日志文件,可能是应用程序日志级别设置过低或存在异常循环。
4、若发现进程在频繁读写 /dev/sda 或类似设备上的交换分区,则表明系统内存可能不足,导致程序被迫使用磁盘作为虚拟内存。
对于由大量小文件写入导致的I/O风暴,可以通过调整Linux内核的脏页回写机制来缓解瞬间的I/O压力,使写操作更平滑地分布到时间线上。
1、查看当前脏页回写阈值,执行命令 cat /proc/sys/vm/dirty_ratio 和 cat /proc/sys/vm/dirty_background_ratio。
2、临时调低触发后台回写的阈值,执行命令 sudo sysctl -w vm.dirty_background_ratio=5,将背景回写比例从默认的10%降低到5%。
3、临时调低强制回写的阈值,执行命令 sudo sysctl -w vm.dirty_ratio=10,促使系统更早地开始将数据刷入磁盘,避免瞬间堆积。
4、若问题与日志文件相关,可考虑修改应用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日志输出,或启用异步日志记录。
以上就是LINUX系统IO过高是什么原因_Linux高IO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