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通过事件循环实现异步,其核心是执行栈与任务队列的协作。1. 同步代码先执行;2. 异步回调根据类型进入宏任务或微任务队列;3. 当前宏任务结束后,立即清空微任务队列;4. 然后进入下一宏任务并可能触发DOM渲染。例如:console.log('1')和'4'同步输出;setTimeout为宏任务延迟执行;Promise.then为微任务在当前宏任务后立即执行,故输出顺序为1→4→3→2。

JavaScript 是单线程语言,这意味着它一次只能执行一个任务。然而,我们日常使用中却能处理异步操作,比如定时器、HTTP 请求、DOM 事件等,这背后的功臣就是 事件循环(Event Loop)。它协调着代码的执行顺序,使得非阻塞操作得以实现。下面深入解析 JavaScript 的事件循环机制。
JavaScript 引擎在执行代码时,会维护一个执行栈(Call Stack),用于记录当前正在执行的函数调用。当函数被调用时,它会被压入栈顶;函数执行完毕后,从栈中弹出。
然而,异步操作(如 setTimeout、Promise、fetch)不会立即执行回调,而是交由浏览器的 Web API 处理。这些 API 在满足条件后(例如延迟时间到达),将回调函数推入任务队列(Task Queue)。
事件循环的作用就是持续监听执行栈是否为空。一旦为空,就从任务队列中取出最早进入的回调,推入执行栈执行。
立即学习“Java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事件循环不仅管理单一队列,还区分了两种任务类型:宏任务(Macro Task) 和 微任务(Micro Task)。
关键区别在于执行时机:
这意味着微任务总是在当前宏任务结束后立即执行,且优先级高于下一个宏任务。
来看一段经典代码,理解事件循环的实际表现:
console.log('1');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 }, 0); Promise.resolve().then(() => { console.log('3'); }); console.log('4');输出顺序是:1 → 4 → 3 → 2。
解释如下:
浏览器的 UI 渲染也是一个宏任务,通常在事件循环的特定阶段进行。这意味着:
如果需要在 DOM 更新后执行逻辑,可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或将操作延迟到下一个宏任务(如 setTimeout(() => {}, 0))。
基本上就这些。事件循环虽不复杂,但理解宏任务与微任务的执行顺序,对写出可预测的异步代码至关重要。掌握它,才能避免“为什么 Promise 回调比 setTimeout 快”这类困惑。
以上就是深入JavaScript_事件循环机制解析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