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网友 补药吖 的线索分享!
北大数学学院“黄金一代”迎来首位院士代表。
1999级校友、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的刘若川,近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图源:北大数院官网
出生于1980年的他,以44岁之龄入选,成为今年新晋两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首位“80后”院士。
刘若川的本科与硕士均在北大完成,2012年便回到母校任教。他始终强调:
要把最顶尖的数学研究在中国做出成果。
早在学生时期,刘若川的数学才华就已崭露头角——
他在1999年荣获第4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并因此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深造。
在北大期间,他师从著名数学家田刚院士,仅用五年时间便完成了本硕学业:2002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取得理学硕士学位。
2008年,他从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前往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起,正式回归北大,先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和数学科学学院任教。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
近年来,他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及代数K理论等前沿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尤其在非交换p进霍奇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他还与合作者推动了算术几何与代数拓扑的交叉发展,提出了拓扑循环同调的全新计算方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
2017年,年仅37岁的刘若川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0年,他独立完成的项目“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国际舞台上,他也屡获殊荣:2024年摘得拉马努金奖。
评奖委员会高度评价其工作,指出刘若川对p进霍奇理论做出了基础性贡献,特别是在相对p进霍奇理论方面完成了奠基性研究,并在p进局部系统的刚性问题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上取得了卓越成果。
该奖项每年授予年龄未满45岁、来自发展中国家并作出杰出成就的青年数学家,旨在纪念印度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
刘若川也是外界所称的“北大数学黄金一代”中的一员。

△ 图源:北大新闻网(左起:刘若川、恽之玮、袁新意、宋诗畅、肖梁、许晨阳)
这一群体大致由2000年前后考入北大的一批数学才俊组成,包括1999级的刘若川,2000级的袁新意、李驰,2001级的鲁健锋、马宗明、肖梁,2002级的王博潼、宋诗畅,以及2003级的刘一峰等人。
著名数学家张寿武曾如此评价他们:
他们或许不像陶哲轩那样天赋异禀,但完全有能力为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带来划时代的突破。他们整体代表着中国数学的未来,必将大有作为。
时至今日,这群“黄金一代”成员之间仍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刘若川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表示:
灵感不会凭空而来。很多想法、火花和研究方向,都是在与同行交流探讨、共同尝试中逐渐形成的。
他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就出现了同为“黄金一代”的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肖梁的身影。

此前,他还曾与朱歆文合作,利用自己与Kedlaya共同发展的p进分析技术,成功构建了p进光滑刚性簇上任意局部系统的Simpson函子,突破了Faltings原有理论中的“small条件”限制,进一步建立了黎曼-希尔伯特函子。
刘若川坚信,优秀的科学研究离不开良好的学术生态。
一个好的科研环境,应当具备先进的理念、优良的学术风气,以及多元而高水平的研究者群体。当优秀科学家达到一定“密度”,彼此之间的碰撞与启发就会更加频繁,这种氛围极为关键。
目前,在北大“数学黄金一代”中,除刘若川外,肖梁、袁新意也已陆续加入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教。
参考链接:
[1]https://www.php.cn/link/9faf494a168e02772dfb2a2414b8309e
[2]https://www.php.cn/link/a67b5b83f4dfe5c971655fa7e06bbca3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鱼羊
以上就是首位“80 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若川,来自北大数院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