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一个给定数组通过最少数量的切割和重新排列,转换为另一个目标数组。核心思想是利用哈希映射记录目标数组中元素的位置,然后遍历原始数组,通过比较元素在目标数组中的相对位置来识别连续的“块”。当相邻元素在目标数组中的位置不连续时,即认为需要一个新的分组,最终统计出的分组数量即为所需的最少切割次数。
在许多数据处理和算法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组进行转换。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给定两个具有相同唯一元素的数组,我们希望通过最少次数的切割(将原始数组分割成多个连续子数组)和重新排列这些子数组,来形成目标数组。本文将详细介绍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算法。
假设我们有一个原始数组 arr1 和一个目标数组 arr2。这两个数组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包含相同的唯一整数值。我们的目标是将 arr1 切割成最少数量的连续片段,然后通过重新排列这些片段来得到 arr2。
示例: 原始数组 arr1 = [1, 4, 3, 2] 目标数组 arr2 = [1, 2, 4, 3]
我们可以将 arr1 切割成 (1)、(4,3)、(2) 这三段。然后重新排列为 (1), (2), (4,3) 即可得到 arr2。因此,答案是 3 个片段。
约束条件:
一种直观但错误的方法是简单地比较两个数组在相同索引处的元素,并统计不匹配的数量。例如,以下代码片段展示了这种思路:
public int process(int[] inp, int[] desired) {
int ans = 0;
for (int i = 0; i < inp.length; i++) {
if (inp[i] != desired[i]) ans++;
}
return ans;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它只计算了元素位置不匹配的数量,而没有考虑到我们可以通过切割和重新排列来移动连续的块。例如,对于 [1,4,3,2] 和 [1,2,4,3],该方法会返回 3 (因为 4!=2, 3!=4, 2!=3),但这并不能反映我们真正需要的最少切割数。核心在于,如果 arr1 中的两个相邻元素在 arr2 中也是相邻的,那么它们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不需要切割。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连续片段”的含义。如果 arr1 中的两个相邻元素 arr1[i] 和 arr1[i+1] 在 arr2 中也恰好是相邻的(即 arr1[i] 在 arr2 中的索引是 k,而 arr1[i+1] 在 arr2 中的索引是 k+1),那么这两个元素在转换过程中可以保持在一起,构成一个不需要额外切割的块。反之,如果它们在 arr2 中不相邻,则意味着 arr1[i+1] 必须开始一个新的片段。
所谓数组,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就是把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变量用一个名字命名,然后用编号区分他们的变量的集合,这个名字称为数组名,编号称为下标。组成数组的各个变量称为数组的分量,也称为数组的元素,有时也称为下标变量。数组是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处理方便, 把具有相同类型的若干变量按有序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一种形式。这些按序排列的同类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组。 数组应用&二维数组目录 1. 数组的简单应用2. 数组排序3. 数组查找4. 数组的使用思想5. 查表法6. 二维数组7. 数组综合
0
基于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构建目标数组索引映射: 由于数组中的元素是唯一的,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哈希映射(Map<Integer, Integer>),将 arr2 中的每个元素值映射到它在 arr2 中的索引。这使得我们能够快速查询 arr1 中的任意元素在 arr2 中的“目标位置”。
遍历原始数组并计数: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function.Function;
import java.util.stream.Collectors;
import java.util.stream.IntStream;
public class ArrayTransformationGroups {
/**
* 计算将 arr1 转换为 arr2 所需的最少分组数。
*
* @param arr1 原始数组。
* @param arr2 目标数组。
* @return 最少分组数。
*/
public static int process(int[] arr1, int[] arr2) {
// 1. 构建目标数组 arr2 的值到索引的映射
Map<Integer, Integer> indexByValue = mapIndices(arr2);
// 如果数组为空,则不需要分组
if (arr1.length == 0) {
return 0;
}
// 2. 初始化分组计数,第一个元素总是开始一个新分组
int count = 1;
// 获取 arr1 中第一个元素在 arr2 中的目标索引
int prevIndex = indexByValue.get(arr1[0]);
// 3. 遍历 arr1,从第二个元素开始
for (int i = 1; i < arr1.length; i++) {
// 获取当前元素 arr1[i] 在 arr2 中的目标索引
int nextIndex = indexByValue.get(arr1[i]);
// 检查当前元素是否与前一个元素在 arr2 中保持连续顺序
if (nextIndex == prevIndex + 1) {
// 如果连续,则属于同一个分组,更新 prevIndex
prevIndex = nextIndex;
} else {
// 如果不连续,则 arr1[i] 开始一个新的分组
count++;
prevIndex = nextIndex; // 更新 prevIndex 为当前元素的目标索引
}
}
return count;
}
/**
* 将数组中的元素映射到它们的索引。
*
* @param arr 要映射的数组。
* @return 元素值到索引的映射。
*/
public static Map<Integer, Integer> mapIndices(int[] arr) {
return IntStream.range(0, arr.length)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Map(
i -> arr[i], // 键是数组元素的值
Function.identity() // 值是元素的索引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示例测试
int[] arr1 = {1, 4, 3, 2};
int[] arr2 = {1, 2, 4, 3};
System.out.println("所需的最少分组数: " + process(arr1, arr2)); // 预期输出: 3
int[] arr3 = {1, 2, 3, 4};
int[] arr4 = {1, 2, 3, 4};
System.out.println("所需的最少分组数: " + process(arr3, arr4)); // 预期输出: 1
int[] arr5 = {4, 3, 2, 1};
int[] arr6 = {1, 2, 3, 4};
System.out.println("所需的最少分组数: " + process(arr5, arr6)); // 预期输出: 4
}
}代码解释: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高效且准确地计算出将一个数组通过最少切割和重新排列转换为另一个数组所需的最少分组数。这种思路在处理需要保持相对顺序的序列转换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上就是将数组转换为目标数组所需的最少分组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