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import() 是一种按需加载模块的语法,返回 Promise,用于运行时动态加载代码。与静态 import 不同,它支持条件加载和懒加载,常用于路由分割或用户交互场景。结合 Webpack 等工具,可自动将动态引入的模块拆分为独立 chunk,实现代码分割。在 React 中,可配合 React.lazy 和 Suspense 实现组件级懒加载,提升首屏性能。使用时应避免过度拆分、注意路径静态化和错误处理,合理优化加载策略以平衡请求开销与加载效率。

现代前端项目中,随着功能增多,打包后的 JavaScript 文件体积也会变大,影响首屏加载速度。代码分割(Code Spliting)和懒加载是优化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动态 import() 实现按需加载模块,可以有效减少初始加载资源量。
不同于静态的 import 语法在文件顶部引入模块,动态 import() 返回一个 Promise,允许我们在运行时按需加载模块。
它返回的是一个异步加载的模块对象,适合用于条件加载、路由切换或用户交互触发的场景。
示例: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import('./heavyModule.js')
.then(module => {
module.default();
})
.catch(err => {
console.error('加载失败', err);
});
});
上面代码中,heavyModule.js 只有在按钮点击后才会被请求和执行,实现真正的“懒”加载。
像 Webpack、Vite 这类构建工具原生支持动态 import(),会自动将被动态引入的模块拆分为独立的 chunk 文件。
Webpack 会根据代码结构生成多个 bundle,例如:1.js、2.js,并在需要时通过 JSONP 或原生 script 标签注入页面。
webpack 配置示例(默认已支持):
// 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
},
};
开启 splitChunks 后,公共依赖会被提取,动态导入的模块自动分包。
React 项目常结合 React.lazy 和 Suspense 实现组件级懒加载,特别适用于基于路由的代码分割。
示例:配合 React Router 使用
import { lazy, Suspense } from 'react';
import { BrowserRouter as Router, Routes, Route } from 'react-router-dom';
const Home = lazy(() => import('./pages/Home'));
const About = lazy(() => import('./pages/About'));
function App() {
return (
<Router>
<Suspense fallback="加载中...">
<Routes>
<Route path="/" element={<Home />} />
<Route path="/about" element={<About />} />
</Routes>
</Suspense>
</Router>
);
}
访问 /about 路径时,才会加载对应的组件文件,降低首页加载负担。
基本上就这些。合理使用动态 import(),能让应用启动更快、体验更流畅。关键是把“重”的部分延后,让核心内容优先呈现。不复杂但容易忽略。
以上就是代码分割:动态import()与懒加载实现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