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walld通过区域管理网络信任,支持服务与端口配置,使用--permanent添加永久规则并需--reload生效,确保防火墙策略正确加载。

Linux系统中管理防火墙规则主要通过firewalld工具实现,尤其在CentOS、RHEL和Fedora等主流发行版中广泛使用。firewalld提供动态管理防火墙的能力,支持网络区域、服务和端口配置,相比iptables更加灵活易用。
firewalld使用“区域(zone)”来管理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信任级别,每个区域可定义允许的服务、端口和协议。常见区域包括:
服务(service)是预定义的端口和协议组合,例如http服务对应80/tcp,ssh对应22/tcp。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当前激活的区域: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修改默认区域: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internal查看当前运行时区域及其接口归属: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若需允许某个服务(如HTTP),可在指定区域中启用: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临时生效(重启后失效)可省略--permanent参数: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开放特定端口(如8080/tcp):
如果您是新用户,请直接将本程序的所有文件上传在任一文件夹下,Rewrite 目录下放置了伪静态规则和筛选器,可将规则添加进IIS,即可正常使用,不用进行任何设置;(可修改图片等)默认的管理员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都是:yeesen系统默认关闭,请上传后登陆后台点击“核心管理”里操作如下:进入“配置管理”中的&ld
0
支持范围端口,例如开放5000-5100: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5000-5100/udp --permanent添加--permanent参数的规则需重载防火墙才能生效:
firewall-cmd --reload检查某区域已启用的服务: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services查看开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确认规则是否生效,可通过telnet或nc测试端口连通性。
删除已添加的服务或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service=http --permanent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8080/tcp --permanent执行后同样需要--reload使更改生效。
基本上就这些。掌握区域划分、服务与端口管理,就能高效控制Linux系统的网络访问权限。不复杂但容易忽略的是永久规则必须配合--reload才真正持久化。建议配置完成后始终检查列表状态,确保预期规则已加载。
以上就是Linux如何管理防火墙规则_Linuxfirewalld规则配置教程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