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复合索引顺序可显著提升查询性能。1. 遵循最左前缀原则,查询必须从索引最左列开始,中间不跳列;2. 将高选择性列前置,选择性=去重值/总行数,越接近1越好;3. 匹配查询模式,使索引支持WHERE、ORDER BY和GROUP BY,避免filesort;4. 等值查询列在前,范围查询列在后;5. 避免冗余索引,定期通过SHOW INDEX和performance_schema清理未使用索引;6. 持续结合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根据实际查询和数据变化调整索引顺序。

MySQL索引顺序的优化直接影响查询性能,尤其在复合索引(多列索引)中尤为关键。合理的索引列顺序可以显著提升查询效率、减少扫描行数,并避免额外的排序或临时表操作。
复合索引遵循“最左前缀”匹配规则,即查询条件必须从索引的最左列开始,且中间不能跳过列。例如,索引 (a, b, c),以下查询能命中:
但 WHERE b = 2 或 WHERE a = 1 AND c = 3 只能部分使用或无法使用该索引。因此,索引列顺序应优先将筛选性高、常用于等值查询的列放在前面。
选择性是指某列不同值的数量与总行数的比例。选择性越高,过滤效果越好。例如用户表中的 email 列通常比 gender 列选择性高。在创建复合索引时,应尽量将选择性高的列放在前面,以快速缩小结果集。
可以通过以下SQL评估列的选择性:
SELECT COUNT(DISTINCT column_name) / COUNT(*) FROM table_name;结果越接近1,选择性越高。若某列选择性极低(如状态字段只有0/1),可考虑不将其作为复合索引的首列。
索引顺序还需匹配实际查询场景。如果常见查询包含 ORDER BY 或 GROUP BY,应让索引顺序覆盖这些子句,避免 filesort 或临时表。
例如查询为:
本文档主要讲述的是lucene索引优化;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提高Lucene的索引速度。介绍的大部分思路都是很容易尝试的,当然另外一部分可能会加大你程序的复杂度。所以请确认索引速度确实很慢,而且很慢的原因确实是因为Lucene自身而造成的;希望本文档会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过来看看
0
此时创建索引 (user_id, created_time) 可同时满足条件过滤和排序,无需额外排序操作。
注意:范围查询列(如 >, <, BETWEEN, LIKE 'abc%')之后的列无法有效利用索引。因此应把等值查询列放前面,范围列放后面。比如 WHERE a = 1 AND b > 10,索引应为 (a, b),而不是 (b, a)。
过多或重复的索引会增加写操作开销并占用存储空间。例如已有索引 (a, b),再创建 (a) 就是冗余的,因为最左前缀已覆盖单列 a 的查询。但 (b, a) 与 (a, b) 不是等价的,不能互相替代。
建议定期审查索引使用情况: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SELECT * FROM performance_schema.table_io_waits_summary_by_index_usage WHERE table_name = 'your_table';找出未被使用的索引并进行清理。
基本上就这些。索引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结合具体查询语句、数据分布和业务变化持续调整。通过分析执行计划(EXPLAIN)验证索引是否生效,是优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