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默认进行深拷贝,即复制元素到新内存;但若存储指针,则仅复制地址,导致逻辑上的浅拷贝,需用智能指针或手动复制对象避免问题。

在C++中,vector 是一个动态数组容器,支持自动扩容和高效的随机访问。当我们谈到 vector 的拷贝时,核心问题其实是:它是深拷贝还是浅拷贝?理解这一点对避免内存错误和逻辑 Bug 至关重要。
std::vector 在进行拷贝构造或赋值操作时,默认执行的是深拷贝。这意味着目标 vector 会分配新的内存空间,并将源 vector 中每个元素的副本复制过去。
例如:
std::vector<int> v1 = {1, 2, 3};
std::vector<int> v2 = v1; // 深拷贝:v2 拥有独立的数据
v1[0] = 99;
// 此时 v2[0] 仍然是 1,互不影响
因为 int 是基本类型,拷贝其值即可。vector 内部管理的动态数组会被完整复制,两个容器指向不同的内存地址。
立即学习“C++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虽然 vector 本身做的是深拷贝,但如果 vector 中存储的是指针类型(如 int* 或自定义对象指针),那么拷贝的只是指针的值(即地址),而不是指针所指向的内容。这就导致了“逻辑上的浅拷贝”。
示例:
int* p1 = new int(10);
int* p2 = new int(20);
std::vector<int*> v1 = {p1, p2};
std::vector<int*> v2 = v1; // 指针被复制,但指向同一块内存
<p><em>v2[0] = 99;
// 现在 </em>v1[0] 也变成 99,因为它们指向同一个地址</p>这种情况下,尽管 vector 容器本身是深拷贝,但由于元素是指针,结果等价于浅拷贝行为,容易引发误修改、重复释放等问题。
如果希望 vector<T*> 在拷贝时也复制指针指向的对象,需要手动实现深拷贝逻辑。
常见做法:
示例:手动深拷贝
std::vector<MyClass*> v1;
// 假设已填充数据
<p>std::vector<MyClass<em>> v2;
for (const auto& ptr : v1) {
v2.push_back(new MyClass(</em>ptr)); // 调用拷贝构造
}
// 注意:需手动 delete 或改用智能指针</p>更安全的方式是使用 std::shared_ptr 或 std::unique_ptr:
std::vector<std::shared_ptr<MyClass>> v1; v1.push_back(std::make_shared<MyClass>(*obj)); <p>auto v2 = v1; // 共享指针拷贝,引用计数增加,安全</p>
这样既避免了浅拷贝问题,又无需手动管理内存。
std::vector 的拷贝机制本质上是深拷贝——它会复制所有元素到新内存区域。对于基本类型和具有正确拷贝语义的类类型,行为符合预期。只有当元素为裸指针时,才会表现出浅拷贝特征。解决方法是避免直接存储裸指针,优先使用值语义或智能指针。
基本上就这些:vector 本身没问题,关键是看它存了什么。
以上就是C++ vector拷贝详解_C++深拷贝与浅拷贝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https://www.php.cn/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