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插入单条数据:insert into tablename(字段名1,字段名2,...) values(值1,值2,...);从图中可以看出,插入时不需要每个字段都有值(在没有相关的约束前提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字段的数量和后边的值的数量必须一致,还要和自定的字段的顺序一致,类型也要一致,否则会报错。另外,如果没有指定任何字段的情况下,默认是选择了所有字段,则必须每个字段都有对应的值,并且需要和
1、mysql简单的查询:select 字段1,字段2... from tablename;如果字段那里写一个*,代表查询所有的字段,等同于指定出所有的字段名,因此如果要查询所有字段的数据,一般都是用*。2、去重查询:select distinct 字段1,字段2... form tablename;可以结合上一张图的结果来对比。3、直接在查询时做数学四则运算,加减乘除余:4、查询时给查询结果字
1、单条件查询:select 字段名 from tablename where 条件;2、简单多条件查询,使用&&或者between and等:3、is null和is not null查询,这里要注意null不是空字符串不是0:4、in和not in查询,相当于是用or把in后边的集合元素连起来。注意如果in后边带的集合中存在null,那么不会影响结果,但not in后边集合中有null,就不会
注:文中所有的。。。代表多个。1、使用count统计条数:select count(字段名。。。) from tablename;2、使用avg计算字段的平均值:select avg(字段名) from tablename;这里都可以适当的拓展,比如加条件,重命名等等。3、使用sum求和:select sum(字段名) from tablename;4、使用max和min求最大值、最小值:5、注意
1、使用union合并两个查询结果:select 字段名 from tablename1 union select 字段名 from tablename2;注意这个操作必须保证两张表字段相同,字段数据类型也相同。注:下边的几个连接查询涉及到笛卡尔积的概念,即如果存在两张表,第一张记录数为n条,另一张表的记录数为m条,那么笛卡尔积得出的记录数就是n*m条;如果第一张表的字段数为a个,另一张的字段数为